• 32

就算幾年後房市崩盤,你堅持不買房,堅持繼續存錢,你是真的很聰明嗎?


HSDPA wrote:
你的內容已經說明了一...(恕刪)


原來如此
你當每天都在過年嗎
台北房市每年都會漲一到兩成三成
真的是太棒了
太有投資價值了
你會買嗎
你鄰居會買嗎
你親戚會搶購嗎
你願意花五千萬去買二十年的三十坪的公寓給你兒子嗎
就算你有錢你願意花四五億去買台北豪華別墅還是帝寶嗎

講一大堆住台北的人居住的需求聽到就好笑
那就趕快去買沒人會攔你
後面接手的人盈虧自負拉哈哈哈

全世界那個國家房地產可以漲永遠的
講一個來笑一下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很多事情講得很容易
做起來卻很難
因為人人狀況不同
大家當然可以提供自己的看法

不過
盡量不要捧自己損別人
人生還有一段路要走
快樂與否
自己知道就好了
浮雲遊子001 wrote:
希望yunyunho...(恕刪)


不必等待了

樓主所說的東西

本人在幾年前早早論述到發臭發爛了

所以

你所謂的"幾年後"

其實已經來到了.



昨天

好奇進來逛了一逛,看了七八頁

有一個心得分享給大家

目前

無論多空雙方



論述的有聲有色,內容精采,頭頭是道.

內容皆充滿各樣的"知識"

然而

知是知矣

多與空卻有截然不同的程度,立場,結局與勝負.

蓋所謂先知先覺,後知後覺與不知不覺

其實

大家都麻有個"知"

期間差別僅僅在於

時間點的先與後.

也就是說

成敗勝負不在於"知"的內容

真正決定點在於"先"與"後"


樓主的論述內容固然精采無比,鏗然有聲

然而卻只是"過往歷史論述"

再精采的歷史論述

對於投資勝負

毫無價值.



論壇上許多寫手

每每驕傲到頭頂天

事實上

僅僅是在做歷史論述

卻自大自高

以為所知極其豐富

所論高人一等

其實

也不過是後知後覺之輩而已

當然

更多的是哪種什麼都不知道

只知道一昧詐騙你的仲介投機客


jameslee0723 wrote:
好奇的問一下,到底會...(恕刪)


30年前的我沒辦法回答你
投資投市的年齡沒那麼長
不過十年的投資報酬率我倒是知道
在2001年我用32元的價位買進了台塑
放到現在每年領的股息股利和現在的價位
算還原股價大概是200元左右
那大概就六倍而已吧
那麼現在到底該不該買房?很怕變最後一隻老鼠耶
jameslee0723 wrote:
好奇的問一下,到底會...(恕刪)

obsgyn wrote:
那麼現在到底該不該買...(恕刪)



看看自己的口袋深不深吧 !
付得起頭期款, 付得起房貸.
再算算自己的安全係數. 就買吧 !

同樣是2千萬, 每個人心裡的cp值不同.
要大要小, 要熱鬧要清靜, 要第一線或第二線都可以.

漲上去, 就算自己有眼光, 資產增加.
崩盤了, 仍不會被掃到.
有需要, 自然可以買.


obsgyn wrote:
那麼現在到底該不該買...(恕刪)


嗯..
以前的小學.一班有50人
最大的國小人數曾經達到一萬多人...
後來變小班制..
現在..剩多少人..
結果還是有一大堆流浪教師..

台灣最大的嬰兒服飾用品店也面臨積欠員工薪資...

您認為少子化到底有沒有影想?
有多少子女買房是靠賺大錢的40.50年代?
中短期我想還是會有高點, 但如果說剩下的空間不大應該也不是太離譜的預估,
反過來說, 現在進場, 買在高點套牢的機會是不是大一點? 資金行情在中國已經退場了, 台灣還能熱多久?
選舉行情? 又不是買賣股票, 抓6個月的行情就算數!

不長眼 wrote:
如果被斷頭...那就...(恕刪)

斷頭斷頭......不要用股票的名詞來套用在房貸上好嗎?台灣從古自今,有那個"正常繳款"的房貸戶,因為房價跌被追繳"保證金"的?斷什麼頭?而房貸繳不出來通常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收入大不如前,要讓房貸違約率大幅上升,絕對是經濟情況大幅下滑,造成失業率攀升。
買房子的人只要保守的理財,除非遇到重大事故如意外...等,一般失業..等的情況,短期內生活都不至於崩潰,更何況現在銀行、壽險業也結合房貸壽險,相當性的把房貸意料外的風險降到最低,說真的,以一般年紀在45歲以下的人來說,買房子唯一的風險,恐怕就只有自己擺爛而已.....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