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租房看盡人生百態,買房要趁早!

一鴛一 wrote:
六都蛋黃蛋白區
有700萬新成屋腰斬請告訴我


台中老房東的兩房已經LKK了, 你硬扯新成屋.
不及格且不專業的回答.



已有些窮套買不起, 還在6折收, 笑死.

只是個過程 wrote:
台中老房東的兩房已經LKK...(恕刪)


我沒硬扯呀

他說新屋

我也只是請他六都蛋黃蛋白區有700萬新屋腰斬的貨要告訴我

好讓我去掃

投資角度當然要愈便宜愈好

莫非你股票每次都掛漲停買@_@

年紀大但還是要有點投資腦袋呀
我愛巧克力機

鴦大,跟他認真你就輸了,他說什麼,你都說對就好

2021-08-04 20:28
一鴛一

跟他不會認真啦,有趣的很[XD]

2021-08-04 21:10
這讓我想到小魔星,沒錢買房,但有錢買中古快報廢的賓士~~~

登卡普 wrote:
買房是不歸路,韭菜族(恕刪)
夢妖妖

你不知道很多窮人都貸款買老賓士加油加200順便幻想自己很有料

2021-08-05 6:17
一鴛一 wrote:
投資角度當然要愈便宜愈好

莫非你股票每次都掛漲停買


邏輯不通, 0分.
此句話應該用在 "賣不掉, 加價賣 ; 租不掉, 加價租" 的房市窮套和負債房東身上.

只是個過程 wrote:
邏輯不通, 0分.此(恕刪)


錯了

千萬內的房子就是要5折收

然後加價賣、加價租
一鴛一 wrote:
千萬內的房子就是要5折收

然後加價賣、加價租


這也反映因為台灣持有成本太低,

加拿大加徵空屋稅1%(據說要再調到3%)
逼出空屋出租,
實施結果:
房價下降,空屋率下降,

但台灣就是怕...
所以2018年時有某議員提出修法卻一直被暫擱...
強迫暫緩,
至今依然躺在最下面...

所以假設2022真的通過了,
很多人怕不好租為獲利了然,
市場賣壓出現,
降價求售,
或許到時你就不會這樣講了...

畢竟假如大家為了出租避免被加徵稅,
供給又在更大於需求,
加價租不會有人理你的,
有統計很多空屋都在市區的...

所以真的勸年輕人不要為了房子綁住自己...
tany3472 wrote:
人看不到未來,所有投資都是一種「預測行為」,針對「已經發生的投資成效」進行討論沒什麼太大意義。
例如:現在來討論台積電多好?房地產價格多高?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你現在才投入的報酬率不會太高,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資訊」了,台積電60元多少年為何不買?房地產低於10萬/坪多少年為何不買?

但人就是無法知道未來走向啊!
30年前,光寶、聯電、華通、鴻海、台積電、國泰人壽、彰銀、一銀、華銀、台火、台鳳、台塑、南亞,這些擺一堆該買那一檔?
當時的投資人都選1000多元的彰銀、一銀、華銀,誰選40-60元的台積電?

真正的投資不是在嘴自己的成效,拿100萬去賭場不限注碼押大小,連贏10次變成10億,1小時內完成,每1024人有1人可以達成,這個人最厲害?

真正的投資策略還是在「這在產業還不被看好的初期隨便亂買、且分散投資,過2-3年再去看這個產業的變化決定加碼或是砍掉,確認可被長期投資或持有的投資項目後,持續投入本業收益加碼投資長期持有」

「吃牛肉要在大家看不見牛肉時進場,當大家都看得見牛肉時,進去只能喝湯,與其去喝湯不如再找下一塊牛肉」

網友有想過,如果我當年拿這125萬去買台頂規的CAMRY,結果差多少?
年輕人真的分的清楚,你身邊的花費「那樣個是資產?那個是費用?那個資產會增值?那個資產會貶值?」



多謝tany3472大大的分析。
看海成花 wrote:
或許到時你就不會這樣講了


稅加再多

我也沒差

就只是獲利減少或者賠錢

個人房只是置產

漲跌、收租只是附加價值

我也不是靠房地產生活@_@

而公司套棟收租是跟朋友集資分股分散投資

炒房也不是我的問題

是別人明知道我加價賣,別人還買
tany3472 wrote:
對於很多房地產持有者,他們真正的獲利並不是賺取「價差」,而是「穩定的租金收益」跟「增產增值」,如果還在幻想少子化資產跌價怎麼活,可以說有點不切實際。


讓我告訴大家事實吧…
或許你買是為了穩定租金收益,
但這是自覺偏差思維。

事實上交易量(2筆交易)大宗依然是逾1年新屋、2年新屋…
這表示大部分都是賺價差…
沒有投資客是為了穩定租金收益的。
畢竟加價賣就好嘛~
看海成花 wrote:
這也反映因為台灣持有(恕刪)


有些人就是看不懂上漲的意思
只好催眠自己房價在下跌
不這樣的話沒辦法掩飾自己看錯的事實XDDD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