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八卦++ wrote:
現在的房價沒有下跌的理由,只會漲,不會跌,因為
所有的建築成本皆上漲,鋼鐵價格、水泥、砂石皆上漲,如何降價?房價怎麼跌得下來?
事事無絕對! 你年紀不夠大沒見過恐慌性殺盤。
台灣房地產下跌有三波。
現在豪宅說一坪上看50 萬~150萬。這是一般人一年的薪水只能買一坪。
但是有一大堆一坪只要8~10萬的 還有一堆沒賣掉。沒人住。
從1999之後 的眷村改建條例包含土地成本花了一兆五千億的經費,蓋了約46萬戶的國宅。
這批房子如果等五年限制後可脫手時到時候不跌也奇怪。
眷戶購屋款項住要來自國家補助,約80%,配售戶卻可在五年後轉售或贈與,無異政府送屋。
立法機關沒有限制承購人的處分權例如限制轉售對象及轉售價格,或採取其他是當措施,使有限資源可
以做有效利用。
從財政預算來看,「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立院通過,
再加上條例中規定,國防部得以公告現值取得國有土地再予以標售,以標售後取得之利益來成立改建基金。以北、高兩市為例,一般市價約為公告地價之1.5到2倍之間,而台灣省則為市價的2.5至3倍,
台北許多將官改建之後都變成幾千萬的豪宅了。

意即國防部在預算之外,尚可取得不受國會監督的資金充作改建專款,加上買賣間之差價,地皮炒作、地價翻升的結果可想而知。
--
單單一個眷村改建未能合理分配利用的結果反而將使得目前房屋供給過剩的市場雪上加霜,
舉例台南市大林國宅就是眷村改建,現在在大家看看很多都是出租給學生、下面還開了一大堆的餐飲店。
現在的北門路二段的國宅戶數更是驚人裡面空屋多到恐怖的階段等時間限制一到賣出來的數量也是很恐怖。會衝擊到周邊地價。
用混凝土的價格一立方差不多2千,鋼價用一噸3萬來算。
包含外觀與內部施工。所有的建材在內。4.5萬算不錯
5萬算中高豪宅
6萬算超高級豪宅
一棟連棟的25坪的透天成本約
25*地價10萬(這個要看地區)=250
建坪55*4.5=247.5
這樣算起來一棟房子的成本約500萬
目前這種房子建商一棟約要賺2百萬。通常賣7百萬 (實際上成本會更低因為是共用牆壁會再少15%的建築成本)
但是北部的建商大都是蓋大樓。一般大樓鋼骨約一坪6.5萬-6.8萬建設成本。
但是北部的地貴一坪算100 好了
但是大樓都蓋到20層附近。這樣平均一戶負擔的土地成本才一坪2萬。
這樣台北60坪 60*2 +60*7萬 建築成本=680萬
這類的房子在台北一戶60坪 建商爆出來通常是一坪賣25萬起。
60*25=1500萬
RC造與鋼骨造有快1萬5的價差。一坪賣價會差30%
所以在台北建設公司 很好賺。
一個建案猛一點的建商只要賣1/3推案就已經回本.
買房子要注意牆壁的厚度與地板的厚度。 如偷工減料可以很明顯察覺。
----------------
ps
鋼筋:樓地板面積m2X0.1=鋼筋噸數
模板:樓地板面積m2X3.9=模板平方公尺
混凝土:樓地板面積m2X0.56=混凝體積
地板磁磚很便宜 一坪從400-1000都有
打木地板也是一樣 一坪1000-1300 之間除非有特別挑木材
油漆一坪500-600 有些還連工帶料
門窗也不貴.一個3000-5000之間。
JackYang wrote:
,那去看屋就很有殺價的空間喔!!!
其實如果可在施工時就可找到建商談購屋是比較有利的!因為還沒蓋好,
他們還沒有找代銷公司,所以不用被抽佣。格局還可以改變或一起施做。
因為等蓋好之後建商找代銷公司,600-700萬一戶代銷被賺20-50萬是很正常的

台北那種1-2千萬抽佣更多.
現在蓋房子建商都是用土地去借錢來蓋。所以蓋的時候也是他們資金比較緊的時候
所以這時候捧錢來買是很受歡迎.
搞建築
賺30% 算良心事業,
賺50% 只是普通
賺100% 大家自己想.
ps:
混凝土以前4000磅一立方是1600-1800台幣,台北捷運 土建開標國際價是一立方是1萬多吧.
建築業以前高獲利行業之一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例子.... 自不量力........
我上次看到的是... 一個卡奴...站在自家的房子..(還高層樓被訪問...稱自己是卡奴)... 辦卡是為了繳房貸...
真是沒那個屁股...還吃瀉藥.....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不敗家 wrote:
對
通膨是吃掉現金最大的敵人
租久了還是會想要有一個自己的家
否則都不能布置
感覺也真的差很多~
恕刪)
恩 所以才會請你們要多加考慮 多勞心一點 把行情看好 能砍價就砍價
35坪為例 每坪 差個2萬塊 就差了70萬了 70萬拿來繳房貸 或是裝潢 多好
因為看過10幾年前房地產的事情 所以才會 多提醒一下你們
10幾年前時 也是像這樣 四處都是建案 房地產廣告 旗幟 海報 電視 跑單的小姐每個荷包滿滿
除了銷售獎金外 還有自己先訂然後轉手賣的外快 更嚇人
尤其當時 新婚沒多久的年輕夫妻 特別容易受到影響............................
不過那時的利率 真的是貴很多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