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政府推過耕者有其田解放農奴,怎不推住者有其屋、解放房奴?


abc003 wrote:
政府推過耕者有其田...(恕刪)



耕者有其田 被解放的大部分 都現在深綠以前阿公輩的土地貴族 包括孫子恨藍恨的牙癢 南部尤以台南佔多數

因為這項解放政策 有的損失不少後 移居海外 變成華僑
太長不看

基本就是交易稅及持有稅看需求調整就可滿足稅收,其他就等黑天鵝吧

台灣利率基本可以說是跟房地產沒啥關係的,必要時央行信用管制就足夠了



abc003 wrote:

開版大

使用什麼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

要看時空背景

比如春秋戰國時

孫臏和龐涓交戰

孫臏想要引誘龐涓來追以便設伏擒之

所以用添兵減灶的方法

孫臏實際上添兵

但卻用減灶的方式

讓龐涓誤以為齊軍士兵減員

所以放膽來追

因此中了孫臏的計謀兵敗被殺

時間切換到三國

諸葛亮因為糧草不濟要退兵

但是又擔心司馬懿來追

因此改用加灶的方式

諸葛亮的部屬問到

古時候孫臏是減灶

為何您要加灶呢

一個是希望敵兵追來

一個是不希望敵兵追來

當然做法不能照搬前人的做法

回到現代

國民政府來的時候

沒自己耕地的窮人居多

這時候實施耕者有其田

當然事半功倍

現在是沒房的少

超過一套房的家庭絕對比沒房的家庭多

這時候還要實施住者有其屋嗎




只要把沒繳清房貸的也算進房奴階級,總人數會超過7成

連他們的房貸債務一起解放掉就好了

沒房子靠租房的 +房貸沒繳清持有房屋數量低於1~2棟的,算進房地產奴
pyang3 wrote:
不要整天這種魯蛇思...(恕刪)


有時候書念太多也不是好事~
儘會想些有的沒的~不勞而獲的事情~

abc003 wrote:
1.感謝這是良心的建議阿

2.不應該限定存款因為這會導致資本外流

3.不應該提供房屋貸款,因為這本質上還是繳房貸給銀行,房奴的狀況沒有改變


央行調整利率不能單從房地產來看

1.整體經濟要考量,要逐步調整(溫水煮青蛙)

2.限定存款就是避免貨幣全部一窩蜂擠進銀行,一是銀行利息支出會成指數成長,
體質再好的銀行也沒辦法這樣搞,二來會造成消費支出緊縮,造成寧願把錢往銀行送,
也不願意拿出來投資或消費

3.房屋貸款還是要有,只是貸款條件可以再修正,不能有"憑甚麼不用付太多,就可以
平白的得到房產"不公平,我們是民主國家,不是共產集權式國家,如果都不用付出努
力,就可以得到,那會把國家競爭力拉到無法想像的低

講那麼多,如果政府還是不動作,競爭力一樣往外流

身邊好幾個學長跟同學都往東南亞或中國發展,或者移民加拿大

薪資不漲、房價高漲,就業市場繼續惡化,結婚率下滑,相對的少子化問題就會更嚴重

很多人是為了結婚、小孩才會想要有一個穩定的"家"
對於不敢面對事實的人,我無話可說... 對於事實反駁到底的人,請繼續口水...
耕者有其田是有當時的時空背景、立場,為的是要以農業推動工業。

若再以現在的選票來看,當時是地主少,佃農多,西瓜效應當然選人數多的。

實施後的結果,就是贊成的人多,反對的人少,執政成果還是會被肯定、認同。

相反的現今房屋自有率高達85%,無屋的魯蛇只佔15%,政府不會傻到去得罪85%的人,

來討好這15%的無屋魯蛇,因為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下一屆不用再出來選了!淺顯而易懂。

耕者有其田,這田地是有生產力,對國家會有貢獻,弄一間房給魯蛇住!對國家有啥好處勒?


住者有其屋~~我家4口人那我要個四間房不為過吧~~
另外請分台北信義區的房子給我唷~~別的地方的我看不上眼唷~~謝謝
其實就是要想辦法落實「漲價歸公」,
一條精華地段的產生是國家稅收、文化、政治、交通、人口等等的影響,
非是一人之力所為。

以土地權的概念收歸國有是合理,並非是共產主義,
即便是共產主義也是有好的地方,
總不能說國營事業也是共產黨吧?
當然形式上可以用稅務的方式加以改良。
不過實務上與理想往往都是相反的結局,
不然歷史上就不會那麼多的革命了。

流浪不想去淡水 wrote:
住者有其屋~~我家4口人那我要個四間房不為過吧~~
另外請分台北信義區的房子給我唷~~別的地方的我看不上眼唷~~謝謝


信義區太low,,萬一分到吳興街6XX巷,,,
我要信義計劃區的喔,,要松字開頭的,,松仁松智松勇,,,松山路不要,,,

也分間信義區的給開版樓主,,,不過是基隆信義區,,,不用謝我了

erc wrote:
台灣人很懶,如果不拿房貸一輩子逼著,大概每個人都不工作了吧。
[恕刪]
從戒嚴時期的經濟高度發展,到解嚴之後的民生凋敝,這實証還不夠明顯嗎?
要民主就沒飯碗、要飯碗就不要肖想民主,哪一間公司的經營是搞民主的,你也說來聽聽。

人要活著就必需吃飯,誰能夠把員工和人民的命掐得夠緊而不窒息,誰就會有最大產值,和養雞養鴨一樣,幾百萬年來人類都是這麼幹,房地產不過就是一種統御手段,要逆天自然會遭天譴。


文明社會還真難看到這種老舊的管理理論。

如果你了解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理論,你就會知道。
戒嚴當時的人民求的是安全跟生理需要,所以可以用逼的因為大家都怕吃不飽。
但對於現代生活過得小康的人來說,用逼的不見得行得通,不一定會有產值。
因為有一部分的人求的是自我實現。

逼大家都去背房貸。
結果就是你會看到台灣是一堆老頭在談創新。
搞得很多人的第一志願就是當公務員。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