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租不如買?好好算清楚再說吧~~04/23 更正


blood0819 wrote:
房價基準,只有一個...(恕刪)


全球狂印鈔, 資金氾濫. 中國過去三十年猛投資, 實體經濟早已產能過剩. 無處可去的熱錢, 一下子炒石油, 一下子炒原物料, 一下子炒匯率, 不然炒房炒股. 除非再生幾個地球出來, 要不然全世界都在拼外銷, 是要銷給誰呢??

看看鄉民心中的烏托邦北歐, 這幾年負利率政策下, 房價不一樣一飛衝天嗎??

牛奶伯 wrote:
實體經濟早已產能過剩. 無處可去的熱錢, 一下子炒石油, 一下子炒原物料, 一下子炒匯率, 不然炒房炒股


除了房地產大概地球上也沒什麼可放錢進去的地方

金融商品已經被玩到爛掉,不太可能在吸引熱潮

科技面已經很多年沒有什麼殺手級應用

股匯市就是操作,相關因素疲軟,股市很難好上去

有錢人就是繼續存房,錢多到是真的沒地方擺


破解之道,我想不出有什麼破解之道




Johnny_depp wrote:
除了房地產大概地球上也沒什麼可放錢進去的地方

金融商品已經被玩到爛掉,不太可能在吸引熱潮

科技面已經很多年沒有什麼殺手級應用

股匯市就是操作,相關因素疲軟,股市很難好上去

有錢人就是繼續存房,錢多到是真的沒地方擺


破解之道,我想不出有什麼破解之道


連動債台灣倒了幾千億, 受害人求償無門, 銀行理你嗎??

後面再推人民幣定存, 利息遠低大陸, 鄉民還是熱烈捧場幾千億, 結果人民幣匯率, 利率雙降, 理專有表示什麼嗎??

再推TRF, 賣的時候說得天花亂墜, 現在又是一個幾千億的坑.

垃圾債包裝一下, 改叫高收益債, 鄉民也是爽爽買啊.

金融商品越賣越好, 銀行一樓改成理財貴賓室, 要存款放款的請到地下室.

錢多到沒地方放是真的.
牛奶伯 wrote:
連動債台灣倒了幾千...(恕刪)


所以回到本文主題

租不如買

北市未來閒置空屋可能會真的非常非常的多 (或說持續增加),想要有便利生活機能學區交通工作綜合需求的的,是真的可以長期租北市,反正一般受薪階級若沒有天下掉下來的頭款,普遍是一定買不起的,除非那種2000萬下的三四十年物件

現狀北市租屋者也是非常非常的多

除非政經介入讓區域翻轉,或重大災害,不然北市租屋及買賣市場大概很難有變數.
wchang86 wrote:
誰在跟你薪資倒退,買的起台北市的人,所得財富都在成長。一句老話,台北市以外的房子你都買的起。


記者總要來個房價所得比幾十年才夠狗血嘛, 問題是台灣人愛逃稅, 國外收入不繳稅, 國內所得也想盡辦法逃稅. 薪資所得每一毛都要繳稅, 資本利得來得輕鬆反而不用繳稅. 買得起台北市的大都不是領薪水的, 呷頭路的去新北市看還有很多一字頭房價的. 和香港, 北上廣深的鄉民比很幸福了, 麥擱嫌啊.

Johnny_depp wrote:
所以回到本文主題

租不如買

北市未來閒置空屋可能會真的非常非常的多 (或說持續增加),想要有便利生活機能學區交通工作綜合需求的的,是真的可以長期租北市,反正一般受薪階級若沒有天下掉下來的頭款,普遍是一定買不起的,除非那種2000萬下的三四十年物件

現狀北市租屋者也是非常非常的多

除非政經介入讓區域翻轉,或重大災害,不然北市租屋及買賣市場大概很難有變數


租當然是住在台北市最輕鬆的方式.

不過大概只能租一些低總價的老房子吧. 新大樓動輒三, 四千萬起跳, 為了一個月幾萬塊的租金租人, 萬一發生什麼事就GG了.

有錢人好像寧可買來給瑪莉亞住, 給蚊子住, 就是不租給人住.

牛奶伯 wrote:
金融商品越賣越好, 銀行一樓改成理財貴賓室, 要存款放款的請到地下室.

錢多到沒地方放是真的.

將來就是自動化啦,櫃台沒人,只有提存款機伺候。
很多銀行都在輔導櫃台人員轉理專,至於放款的還是
有人,那個比較複雜,沒有人搞不定。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租房子好? 還是買房子好??

得視房價/房租比而定。

去年雖然跌了一些,但以現況來說,還是租得好。

租房子唯一要付的就是房租。風險是要搬家,但選擇性高。

遇到壞鄰居等等的,可以搬走。


買房子,得付出的:房價、利息、稅金,以及折舊。

除非是買透天,否則四十年、五十年後重蓋,只能分到2、3坪的地。

如果在雙北,一棟2000萬的大樓,可以住50年好了。

那一年的折舊就是40萬! 一連折50年。

所以說,不要講租50年的房子,最後啥都沒有。

買大樓的,50年後也就多了2、3坪的地罷了。


50年後,房子和土地的實際價值,我猜會是14年高峰的2折左右。

因為台灣人口大概會減少到1500萬-1800萬之間。

今年總人口還會成長,但到了2018、2019就會交叉。

一旦交叉,總人口的減少速度會一直加快!

直到民國125年,那時候一年大概減少20萬-30萬人之間。






cobrawu wrote:
將來就是自動化啦,櫃台沒人,只有提存款機伺候。
很多銀行都在輔導櫃台人員轉理專,至於放款的還是
有人,那個比較複雜,沒有人搞不定。口哨口哨口哨


說得也是.

日本好像已經是這樣. 台灣誰跟你一家人那間也慢慢變成這樣. 財團無止境的摳死當, 最後一定會這樣做哦.

什麼都自動化了, 下一代的頭路在哪裡哦.

gogoegg123 wrote:
50年後,房子和土地的實際價值,我猜會是14年高峰的2折左右。...(恕刪)


還是你聰明

小星星只會十年一折論, 十年後版上鄉民大概都還在, 還可以拿出來當笑話.

五十年後版上諸位大概都去賣鴨蛋了, 想吐槽也不知從何吐起了.

大樓不要買我是認同啦. 上週日去看新北投的都更建案, 原住戶的老破公寓換成二十幾層的崗石大樓, 可樂著呢.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