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有房最安全 wrote:
講得真好~把年級人莫名其妙背的困境,清楚的點出來~
只是 以前社會報章電視媒體,沒去針對他們感受的困境,去了解~可惜了,,,因為 會讓陋習惡規延續下去
萬一 是我身處其中 也會感到很挫折
為什麼一開始就要有工作經驗的人 才要用?
什麼現在大學9分 就能上 你現在大學不值錢,,,(天啊,,,如果是優質的大學)還用很鄙視態度
要是我 我氣炸了 我會更看不起講這種話的職場惡棍~~~
再來 從小一路上 很努力往正向的所謂成功模式走
怎麼進入職場遊戲規則 又連翻重挫顛覆年輕人的心,,,這過程中 他們一定經歷納悶 懷疑 自己 但又覺得怎麼會有明顯誇張不合理的對待(指上述二點)
又無解套之法 憤怒當然會加深
我個人是針對這二項 很反感~
當大家都有對這二項惡習的認知 放大去討論
那以後 社會上應該就不會有人再如此這樣厚顏刻薄 對待年輕人
你什麼時候有報章媒體會在意他人感受的錯覺

年青人遇到的困境,我相信是大家都知道的,只是媒體現在多半是財團的東西,怎麼可能讓你造反翻了天?
你有沒有想過之前有一段日子,中國大陸和韓國瘋狂挖腳台灣科技業人才,用比台灣給薪高2倍~3倍的待遇挖走...
那時候台灣媒體用了一個聽到會昏倒的名詞:"惡意挖腳"
也對啦,人家給2~3倍的薪水,還沒到Global Pay的水準,就已經是惡意挖腳了,你看台企多強大

至於工作經驗者,我不知道廠商是什麼心態啦,每年的大學畢業生這麼多,挑好的去培訓成自己人本來就是常態,結果變成都要有經驗能馬上獨立作業...
之前這給我的感覺是台企大概都快滅亡了吧...財務狀況越糟糕的公司越需要即戰力,因為他們也沒有時間和資源慢慢去培養員工...
後來我才發現,體質差的企業大約2~3成而已,其他公司經營狀況和體質還算好,問題是在HR!!
還記得22K嗎?22K結束後,還有一堆企業明明給的起30K,就偏要給22K,還誆騙面試者說是行情價,我後來去打聽才知道,那時候業界有個說法,HR也像採購一樣,能幫公司省多少錢就省多少錢...
但是如果是真的跟大企業做過HR的人談過應該知道,HR是絕對不能像採購一樣幫公司省錢的,而是應該要花時間去了解公司方向,找出能在未來承擔起公司的人才,而不是價低者得,找了一堆便宜卻無法擔當重任的人,再來喊都沒人才...
總之台灣的問題很嚴重,大部分就真的是企業的某些人想法怪怪的...明明不是快倒的狀態,卻要用那種快倒掉的心態去經營,吾未見其明也...
joeycyc wrote:
Po文樓主說的是對的,我很認同,成功的根本是〝態度〞 七~八年級生像你這樣會想的太少了,加油! 縱然時不我與,但是一個世代的少數菁英就是能出人頭地的少數人。
先不討論成功的定義,成功的根本也絕對不是態度...這我可以跟你保證。
目前社會上成功卻態度很糟的反例一堆,就是最好的例子。
基本上,討論菁英與否之前,要給你一個例子去思考:
一個家中貧困,聰明絕頂的人,和一個家庭富裕,父母政商關係良好,資職平庸的人,哪個人會成功?
理想論來說是前者,實務論來說是後者。
我前面也舉過歐美兩大神人:比爾蓋茲和賈柏斯 為例來說...
以比爾在1974年,哈佛都還沒畢業,什麼都還不會的時候就敢開價15000美元的年收,你說這種人在台灣會不會被戰爆?
賈柏斯大家都很熟了,以他的作為,在台灣絕對會被說成"精神狀態不是很穩定"、"躁鬱症"、"太自以為是,完全沒有團體意識"...最後就默默的被幹掉。
所以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三個要素: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做的東西,要符合時代,才會成功...試著想想看iPhone如果早20年上市,會不會是一場悲劇?
地利:要生對地方、住對地方、死對地方。
人和:你周圍的人,無論老幼,最好都要有包容與自我思考的素質,不然以賈柏斯為例,如果賈柏斯是郭台銘的員工,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
態度,絕對不是成功的要素,個人思考、周圍環境才會決定你是什麼...
如果當年王建民沒去美國,在台灣打,今天就不會有人知道有王建民這個人;如果張栩小時候沒有離開台灣去日本,現在棋壇絕對少一個所謂的"台灣之光"...
有興趣不妨去想一下,為什麼在台灣感覺永遠無法成功的人,一到國外就飛天了...在台灣就算成功了,是不是也抱怨一堆,比如政府沒補助、大家都不重視之類的?
所以你說態度比環境重要嗎?我不這麼認為...有好的環境,就算你態度再怎麼差,也是有你發揮的機會和舞台...連發揮的舞台都沒有,態度再好有用嗎?
還是要叫人自己去建立舞台?與其這樣,不如去其他有舞台給你發揮的地方,不是比較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