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先別買房吧!為了你我的後代


@潛水夫@ wrote:
三重..有正義國小阿...(恕刪)

埔乾國小....我就住在這附近...現在這邊公寓三房要價一千多.新大樓2房(約20出頭坪)也要一千多.....透天40年房也快2千..誇張了
goblinlord wrote:
其實這還不是最好笑的
最好笑的是那些連房子都沒有的還說自己到處租屋也算有一個家

G大出的這一拳,力道真的很重.
Katong wrote:
G大出的這一拳,力道真的很重.

G大這人最搞笑了!
他應該是 "包租公" 啊,
房東說房客?
@潛水夫@ wrote:
我想說的是,商人將本求利是天經地義,但是透過種種操作,提升出了高額利潤
累積了更多圈地資本,食髓知味之下,循環開始,也是平民噩夢起端。
要抑制如此重要性的民生指標,我也明瞭有很多困難。....
是阿,窮人就該死,沒有追求生活環境機能良好的野望..(恕刪)


別那麼蒼白那麼悲觀.你擁有可愛孩子們.你應該深感幸福
分享一個最近聽到的社會小人物立場
一位大叔因為長年隨營造業遷徙.10幾年來雖然忙建屋卻不看好房價攀高
一再錯過買房時機.但也因與家人聚少離多而憤世不平
他非常悲憤.尤其近2年經手的高級大樓工程更讓他為貧富差距而替基層抱屈
簡直就是正義哥化身
最近因為應酬招待結識某些地區投資客卻讓他興起想趁機買屋投資獲利一筆
然後替家人在鄉間置產的打算
我聽到後也很漠然...
公平?正義?
金錢能瓦解的就不是真理...??

淡定一點
中庸一點
很多是非對錯都在轉眼間抹去
唯有持平處事包容理解才真的善待世人與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

買不買房而言不是為了你我的後代

我買房是為了自己

沒辦法啊~單身

年紀都快步入不惑之年了

要是在過個20年之後有誰會將房子租給即將退休的人??



繼承+贈與移轉房屋,是世代的傳承,不用在忍受地主、建商、投資客、房仲的漫天要價。

2012在雙北市,建商已經輸了,全新屋移轉才2.75萬戶,繼承+贈與移轉房共3.44萬戶
輸了3.44-2.75=0.61萬戶 第一死亡交叉已經成立。

建商壟斷媒體、花大錢打廣告,才移轉2.75萬戶,裡面有不少是人頭戶(沒真的賣出去)和投資戶,都還要賣,還要賣到天價?

2012雙北的繼承+贈與移轉房屋共3.44萬戶,全台灣9.0萬戶,雙北的量就佔了38.2%,遠高於雙北對全國的人口比例了。

繼承+贈與移轉房屋今年持續在加速增加,幾年後就可能追上二手買賣的移轉量,也就是我所謂的第二死亡交叉,而在第二死亡交叉之前,房市大概早就很不一樣了,聰明資金總是走最快。
achitsai wrote:
看了很多人講薪資不漲而房價漲是不合理……
相反的我覺得真是沒大腦沒救了……這麼簡單的事
大家看看自己的身邊跟自己本身,是不是為爭奪生意不斷更低價在搶接生意???
這種狀況是要怎樣加薪???
現在有人在爭先恐後降價賣房子???沒有……
只有不斷漲價……愛買不買隨你……
哈哈哈

買不起就別買……免的被法拍
我家女婿不用買房啦~~~入贅人來就好




喔喔!
大哥欠缺入贅的女婿嗎?
01的傳統po圖先吧!
為了大哥優質的後代拼了吧!
01可是一票30公分的神人喔!

惟一可惜的是小弟已婚就賞賞圖不衝了!
empirepenguin wrote:
繼承+贈與移轉房屋,...(恕刪)


非也非也,大哥您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要知道台北市的都市規劃和城市建設實際上非常落後,甚至已經比不上大陸的一些二級城市
而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台灣都市更新效率不彰,台北到處充斥著年紀比你我都還大的老爺爺級住宅
再過個二三十年這些東西都會變成古蹟或是危樓,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這都是不可否認的客觀現實

而建商們的工作就是蓋房子,如果不蓋房子他們就等於失業要喝西北風,當然他們硬著頭皮也得繼續蓋下去,何況建商會不會倒在於銀行要不要抽銀根,有沒有人要買他們的房子根本不是重點(東帝士集團的陳由豪就是很好的例子)只要銀行繼續貸款給他們,他們就可以不斷的繼續蓋下去(政府已經用實價登錄來為這點做背書了,將來銀行打呆就以實價登錄的價格為準,銀行免驚)

現在你說的這些賣不掉的房子,將來會是供不應求眾人搶租搶買的搶手貨,因為台北將來會有很大的都市更新需求,都更的時候這些老社區的居民總不能全部跑去火車站打地鋪吧?

光是搞都更這一塊,就可以再吃個二十年,二十年後另一批都更需求又將出現,吃不完的啦
到時台北市會更漂亮更適宜人居,怕是你想搶還搶不到呢

連小弟都看得到的東西你覺得政府會是笨蛋看不到這塊的利益嗎?

所以某些特定的績優營建股和建材相關的類股(例如塑化,鋼鐵,水泥等)只要跌到適當的價位,小弟也是會大膽布局的
好市長找張教授進來為都更背書,不就很明確的讓大家看到了嗎
說到底還不是政府不敢真正打房,只做半套
還被那些房地產專家在電視上嘲笑
尤其是個嚴總什麼的,再提到張金鶚時,嘴臉有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結果張金鶚當副市長,他就收斂很多了
哼~人性啊

一堆名嘴在政論節目提出各種打房招數,結果政府只出了一招實價登錄
擺明了就是怕得罪財團、資本家
馬孬孬,說一套做一套,偽君子一個

如果台灣圖利財團政府敢學中共那樣
第2間房子就課重稅,提高持有土地成本
房價一定會大幅下降

平均薪資下降的台灣,平均房價卻上升
搞到生育率是世界倒數第一,新生人口越來越少
學校都要倒一堆了,大一新生越來越少,少到誇張
現在新生,不到10年前一半,只有以前3分之1多一些

結果大財團還一直蓋新房
晚上三峽北大特區、林口就是一堆沒點燈、還在蓋的房子
還有一堆人跑去當房仲,甚至還有年輕夫妻一起去當房仲
台灣就這樣一直亂搞下去,外銷不振、只搞內需,政府負債結節高升
只肥了那些官商勾結的民代、高官、大財團資本家、投機客
遲早國家破產跟希臘、義大利、西班牙一樣

然後頂端的富豪,拍拍屁股走人,移民到別的國家,不然就回歸祖國
走前還要批評一番,罵罵糟糕的政府跟LOSER老百姓
呵呵呵~真棒的結局




goblinlord wrote:非也非也,大哥您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1990年後,日本房地產怎麼跌的?和現在的台灣一樣啦!

房屋所有權登記移轉量
新北市 繼承+贈與 --總數(萬棟)
2011 7459+8755---1.62
2012 7807+10223--1.80 增加很快 ,贈與 首次超過1萬戶
2013 會增加更快

台北市 繼承+贈與
2011 6913+7945---1.50
2012 7351+9061---1.64 增加很快 ,贈與 首次超過9千戶
2013 會增加更快

2012年 新屋 繼承+贈與(萬棟)
新北市 1.80 1.80
台北市 0.95 1.64
雙北共 2.75 3.44

很多人誤解台灣人口已經嚴重老化,1949年國民黨遷台,1951出生人口才大增, 戰後第一波嬰兒潮開始

2013—1951=62

事實是,戰後第一波嬰兒潮才剛到達62歲,人口老化才剛開始加速,馬政府2013年不得不處理勞、健、公保,退輔基金、國民年金、、、的破產危機。最近這幾年,繼承、贈與移轉的房子會更快速增加。

繼承+贈與 移轉房屋,絕大多數是至親間世代的傳承,不用再忍受地主、建商、代銷、投資客、房仲的漫天要價。

2012在雙北市,建商已經輸了,全新屋移轉才2.75萬戶,繼承+贈與移轉房共3.44萬戶

輸了3.44-2.75=0.69萬戶 第一死亡交叉已經成立。

建商、代銷業者壟斷媒體、花大錢打廣告,才移轉2.75萬戶,裡面有不少是人頭戶(沒真的賣出去)和投資戶,都還要賣,還要賣到天價?

2012雙北的繼承+贈與移轉房屋共3.44萬戶,全台灣9.0萬戶,雙北的量就佔了38.2%,遠高於雙北對全國的人口比例 661萬÷2,332萬= 28.3%。

繼承+贈與移轉房屋今年持續在加速增加,幾年後就可能追上二手買賣的移轉量,也就是我所謂的第二死亡交叉,而在第二死亡交叉之前,房市大概早就很不一樣了,聰明資金總是走最快。
  • 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