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全台灣平均房價是... 23萬/坪 會很貴嗎?

ddr7011 wrote:
平均值真的是很沒營養...(恕刪)



23萬還叫欺騙...政府也沒有大肆宣傳這數字
這是我找來的...

實價登陸
大安區 成交85 95...
桃園 北海岸 一堆成交10萬以下

選哪就看個人,哪有欺不欺騙?
我大學同學 剛買七期 26 /P
也很接近平均值
有必要這麼討厭 這個平均值?
所以平均壽命70歲也沒意義?? GDP 1.9萬美元也沒意義??
你要地區細節 就去看實價登錄..都是公開的
還是大家心中 只希望 大安區 變成23/P
所以看這個數據很不爽?

老話一句 23這平均值 意味著 很多房子低於23~~~若瞧不起那些 那就多掏出幾百萬來支付你的 [需求]
沒有很多建商搶蓋房子
房子會更貴
建商沒什麼好埋怨的
只能怪有人願意高價買他們的房子
也可以怪地主
我的發言大都是哈拉而已, 如有得罪不要太在意。
大大你誤會我的意思了
我從來沒有質疑你的資料
我也認同你的論述
市場上還是有便宜的房子
只是要用心找

我只是針對平均數這數字的意義表達自己的看法
平均值自有其參考價值
只是如果政府統計數字可以採中位數
會遠比平均數更來的有意義
這是統計學的範疇
可能不適合在此樓討論

滅盡緣於集起 wrote:
23萬還叫欺騙......(恕刪)
滅盡緣於集起 wrote:
我記得我前兩年看過官方統計
台北市平均收入年薪是 150萬~ 若雙薪300 要買台北市其實不難
3年就能輕鬆辦的到,而且有那種年薪的通常父母也很有錢,雖然不是全部但比例不少。
而今年 台北平均房價總價是2千萬 ,平均55萬/坪。


滅盡兄說這些
可能又有些人跳出來談22K理論XD

滅盡緣於集起 wrote:
估算出台北市的人均GDP為48,400美元,是全台灣16,111美元的3倍。與亞洲各城市相比,僅次於東京65,453美元,比香港、新加坡、首爾還要高。


我以前也貼過
不管版上很多人都不信
說是什麼戶籍統計的誤差....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devine wrote:
沒有很多建商搶蓋房子
房子會更貴
建商沒什麼好埋怨的(恕刪)


這個思考點 還滿特別的... 也好像有道理...好像是真的..


ddr7011 wrote:
大大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恕刪)


喔喔SORRY~~ 中位數的話 也是有公布

在細緻一點 台北現在均價是55/P
這數字 大家會覺得很貴
台北人均所得是 4.8萬美元 將近150萬台幣
大概平均5年就能存到頭期款 大概10年後還完
是滿辛苦的~~

更細緻一點就看區 大安最近的統計平均落在 80-95之間
這就非常非常的昂貴了...我意思是跟平均23比來說~~
北投 士林 南港 文山 就親民多了
平心靜氣而論,很多人批評板大『平均』無營養

基於統計學,這種批評是不正確的。

依據中央極限定理:樣本數量越多,其值越接近母群的代表,就是說,樣本平均數的平均值接近母群平均數。
也就是說房屋均價是這樣。
而統計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有極端值,但是,當樣本或母體夠大,是否可弭平,有賴高手釋疑。

「平均房價」→何來房價? 有交易成交才有房價(價格),不管是新屋買賣、二手以上買賣、N年中古屋買賣...都是房價樣本。如果像我老家40年沒轉手過,應該不會在「樣本」裡面。

可惜板大沒說明(還是有在哪樓說明?),樣本的「時間」是民國幾年到幾年?這點很重要。


平均值有意義嗎? 他意義太大了!

平均數(Mean)、均值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為集中趨勢的最常用測度值,目的是確定一組數據的均衡點。


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學理(統計學)中的重要概念,被一些人罵的一文不值???

維基:
在統計中算術平均數常用於表示統計對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數據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我們既可以用它來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也可以用它進行不同組數據的比較,以看出組與組之間的差別。用平均數表示一組數據的情況,有直觀、簡明的特點,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
cage9999 wrote:
平心靜氣而論,很多人...(恕刪)


23 的樣本的「時間」 是2012
2008是19將近20~~


我也認為母體夠大, 越接近實際情況。
例如 1樓的資訊就提到:平均成交價 是900多萬

這完全符合市場現況,這幾年最多成交的價位也是900那附近,
佔了3成以上,忘了實際數據。
而購買年紀更是 快5成 集中在35-45歲。

母體夠大,平均數據其實很準的。
砲的人,應該是偏離 那些人心中的理想值。
他們希望的是...[台北市平均23]..... 然後就不開心而砲這數據了..
我想你說對了...
滅盡緣於集起 wrote:
他們希望的是 台北市平均23..... 然後就開砲(恕刪)
既然用平均來看,
那應該討論平均月收入4萬3千元能否買得起平均1坪23萬的房子,
1坪23萬,買33坪3房,不含車位,總價760萬,
貸款8成560萬,
20年平均攤還,
每個月繳款近3萬1千元;
如果加買120萬的車位,
同樣貸8成,
平均每月要還款近3萬5千餘元。
如果是雙薪家庭月收入=4萬3千*2=8萬6千,
月入8萬6,負擔3萬5的房貸,
各位覺得如何(前提是官方公布的數字可信)?
ncvt wrote:
既然用平均來看,那應...(恕刪)


所以結論就是
月入8萬6,負擔3萬5的房貸

這在實際情況 也真的滿常見的~~
很多人每個月的房貸都是支付3 4萬左右

平均值算準吧?

==============

台北市GDP 是 150萬年薪
平均成交價是2千萬
算一算 也似乎吻合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