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vincent wrote:有鑑於上一篇文章'...(恕刪) 醫生....還是要先看看是年收入多少的[醫生]幾年前朋友國考完,順利考上公立教學醫院的住院醫師,第一個月的薪資單不到10萬若是這種條件,以這個時間點這樣的收入要說買間高單價的房....真的還太早只能說,買房這檔事,如果地點設定在台北鬧區,成交單價落在4~50甚至以上的話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來看,對一般的非主管級受薪族而言的確不是很優~但如果手邊有幾百萬現金,找間單價低於20的物件,讓一家人[現在]有個自己的[家],好像也不是很壞的選擇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所以很難去界定真正的好與壞唯一比較明朗的,應該就是現在的房價,通盤來說,真得太高......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相反的....也不用因為是醫生,說出來的話就一堆人表示[跟我一樣的想法].......挺有趣的一個現象~~某個時間點,針對某一件事,大家有了一致的想法但....現實情況卻是,若干年後,房價應該是真的會下跌,大家手上的存款應該是會跟[醫生]有不小的差距啦~~然後某天出現了一篇: 我是醫生,我現在進場買房不知道當初這些人,還會不會說[跟我有一樣的想法]呢?
房市背哥 wrote:'願意向一個沒買房...(恕刪) 說道邏輯,還是要解釋一下,A:向一個沒買房經驗的醫生學習買房,B:向一個"小時候書讀的不是很好,長大後工作也不是太好,只能去炒房求翻身的投客"請教買房,A錯不代表B對,兩者不相干.A一定不對.因為該醫生沒有任何成功經驗.B有可能對,也有可能錯,要看其他條件.例如他的時空背景是否相同,他是有料還是只是運氣好而已,他是真心分享經驗還是另有目的等等..Again: 你不會向郭董學習疾病相關知識,不會向畫家學習如何經營公司,不會向一個沒收入的人學習如何報稅,然而卻願意向一個沒買過房的人學習買房,只因為他是醫生?這才是奇怪之處
雖我不是醫生,但常去當醫生的姊夫家跟他們那群醫學院的同學吃飯喝酒,聊的是誰又買房藏小三,健保,小孩,與一些醫生的風流史....一個醫生不買房..不代表什麼,不過到是很多醫生在囤房就是了..畢竟真的賺比較多錢的醫生,生活就是病患就是開會,幾乎沒什麼時間花錢,剩下的錢不是買房就是小孩再不然就小三或老婆用,
房市成交量急凍,表示買方和賣方認知差距太大,再等一等是穩健的做法。倒是若非買不可,儘量不要買投資客的房子,因為投資客打從一開始就不打算住,所以舉凡生活機能、建材、施工品質,都不在乎,很容易買到不好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