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政府推過耕者有其田解放農奴,怎不推住者有其屋、解放房奴?

你聽過"共產黨"嗎?

他們主張全國的財產都是人民共有的, 所以你不用買房子政府會發房子給你, 你只要被政府安排去某個工作崗位工作, 政府就會發放糧食給你...

你是不是覺得"共產黨"很讚?
樓主說的政府其實可以做,但是不能這麼簡單粗暴!

如果真要弄,應該要分成幾個階段

1.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
由1.375 , 1.75 , 3.625 分別提升及降低為1.75 , 1.625 , 4

另財政部針對房產合計持有超過2戶,或非農用土地合計持有超過497平方公尺者,其稅率
另外加計,加計稅額辦法另訂

2.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
由1.75 , 1.625 , 4 分別提升及降低為 2.5 , 1.5 , 4.25

金管會另訂大額存款調整辦法,私人大額存款限定2百萬元以下,公司戶限定5千萬元以下
且銀行有權利不收受大額存款之解釋權

外匯存款利率另訂辦法,並以國際貨幣作為計價單位(美元、歐元),其利率不得超過國內貨幣50%

3.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
由 2.5 , 1.5 , 4.25 分別提升及降低為 3.75 , 1.375 , 4.25

內政部提供圓夢房屋貸款,執行辦法與利率比照現行青年貸款,但寬限期限縮為15年
貸款額度改為1,000萬元為上限

-----------------------------------------------------------------------
先到這裡為止,這時候房市應該劇烈變化,變成多殺多局面

等到房市有明顯"崩跌",央行利率跟圓夢房屋貸款則再做修正
對於不敢面對事實的人,我無話可說... 對於事實反駁到底的人,請繼續口水...
y20070122 wrote:
樓主說的政府其實可以做,但是不能這麼簡單粗暴!
如果真要弄,應該要分成幾個階段
1.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
由1.375 , 1.75 , 3.625 分別提升及降低為1.75 , 1.625 , 4
另財政部針對房產合計持有超過2戶,或非農用土地合計持有超過497平方公尺者,其稅率
另外加計,加計稅額辦法另訂
2.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
由1.75 , 1.625 , 4 分別提升及降低為 2.5 , 1.5 , 4.25
金管會另訂大額存款調整辦法,私人大額存款限定2百萬元以下,公司戶限定5千萬元以下
且銀行有權利不收受大額存款之解釋權
外匯存款利率另訂辦法,並以國際貨幣作為計價單位(美元、歐元),其利率不得超過國內貨幣50%
3.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
由 2.5 , 1.5 , 4.25 分別提升及降低為 3.75 , 1.375 , 4.25
內政部提供圓夢房屋貸款,執行辦法與利率比照現行青年貸款,但寬限期限縮為15年
貸款額度改為1,000萬元為上限
-----------------------------------------------------------------------
先到這裡為止,這時候房市應該劇烈變化,變成多殺多局面
等到房市有明顯"崩跌",央行利率跟圓夢房屋貸款則再做修正


1.感謝這是良心的建議阿

2.不應該限定存款因為這會導致資本外流

3.不應該提供房屋貸款,因為這本質上還是繳房貸給銀行,房奴的狀況沒有改變
比小摩星還厲害,人家還有自己發明的公式為基礎直奔一折,
你老大只想要躺在家裡上網打打字就可以分別人的財產,
你不如推住者有其屋外,台灣的稅收分1%給你好了,
這樣你有房住還有白花花的錢給你用
有這種想法...
我想你的生活必定是很空虛很無聊的
還不去努力工作賺錢,靠政府喔...別做夢吧

如果什麼住者有其屋,我先揪親朋好友來去攻佔帝寶和一品苑

總結..真的是奇琶
其實個人覺得就業機會問題和交通問題才是根本 ,

好比南部嘉義太保 ,

新成屋5-700 , 10年上下中古屋3-400 , 15年以上老屋2-400 ,

便宜呀 , 為啥沒人搶? 箇中原因不就是就業和交通?


至於北部舉桃園 , 3年前本魯買的時候 ,

桃園區可以賣到新成屋22-29W(印象中是大業路靜思堂對面 , 離桃園車站15分鐘) ,

但同時間桃園區和龜山區交界處的新成屋卻只有14-18W(長壽路/長峰路 , 離桃園車站10分鐘) ,

但就會有買家覺得龜山桃園交界 , 比不上桃園市區 , 自己同事就是如此...



願意花時間找的 ,
願意用區域/地段換價格的 ,
願意用通勤時間/遠近替代的 ,
願意依經濟能力屈就中古屋的 ,
以及真正有需求購買的....
不太可能找不到合理的價位...


說穿了很多房子的價格 , 沒有貴到買不起 , 只是這些地方沒太多人想去而已 ,

多數講買不起的 , 多半都是只看蛋黃新屋 , 不問蛋白/蛋殼的買家....

先不論您其他的烏托邦遠見,但就您指的政府只要立即將利率由目前的1.6調到6 就可使房價降至目前的1/3 這可以很簡單的去跑一下模型 看這樣跳躍式的調升利率是政府先倒還是房價先降 房價又不是只有因利率因素漲上來的 也不是一天就漲上來的

y20070122 wrote:
樓主說的政府其實可...(恕刪)


央行利率的考量可不是人民有沒有自己的房子
利率的改變, 對整體經濟的衝擊, 房市只是小小一環而已
台灣還是學學「新加坡」居者有其屋的概念吧!

在新加坡,男生要向女生求婚,開場白通常是這樣的──「親愛的,我們一起去申請買政府組屋吧!(Let’s get an HDB!)」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這個可以排行地球表面最不浪漫的求婚詞,竟然就是因為新加坡聞名世界的住宅政策。

今年二十六歲的Louise,在讀大學時認識她的先生。畢業後,他們兩人順利地各自找到了工作。工作不久後,她的老公就開口問她,「要不要一起去申請政府組屋?」

2010年,夫妻倆註冊結婚(類似臺灣的法院公證)。婚後,他們幸運地以新幣三十餘萬元(約台幣六百七十萬),在新加坡本島東北部的榜鵝成功地申請購買三十五坪、五房式的政府組屋。預計2014年年底,組屋就會蓋好,屆時,他們就能搬進屬於自己的家,也能擺酒席宴客,完成結婚儀式。這三年來,Louise還是住在娘家,只有週末時,才會去先生家住個幾天。在新加坡,這種因為等待組屋建成,而導致雖然結了婚,卻仍然住在自己家裡的情況相當普遍。

問她為何甘心這麼早走入家庭?她笑著說,「愈早結婚,就愈能早點享受到政府給予年輕小家庭的福利,如果等到我和老公的經濟都有一定基礎後才結婚,就無法享有這些福利了!」

82%的新加坡人住組屋

公園是政府組屋外常有的公共設施。
「政府組屋」的概念和臺灣的「國宅」差不多。由政府統一規劃後再建造房屋,然後出售給新加坡籍公民和永久居民。由於政府組屋只有九十九年的房屋使用權,沒有地契,所以房屋價格和其他擁有永久地契的私人房產比起來相對不高,但每對夫妻或三十五歲以上的單身新加坡籍公民,只能擁有一間組屋。


靠制度讓年輕人存錢買房

為了讓多數家庭買得起組屋,新加坡政府對於人民的「房事」設想得很周到,也提供不少優惠。

例如,當有家庭月收入超過一萬新幣(折合台幣二十二萬三千元,別太驚訝,新加坡大學生畢業起薪平均就近台幣六萬七千元),買不到全新的政府組屋,反而得買較貴的二手組屋時,新加坡政府會根據家庭的月收入比例,提供新幣一萬元至七萬元不等的津貼;如果在靠近父母居住的地點購買二手組屋,則可以額外獲得新幣一萬元的津貼。

即便單身者也能受惠。今年四十二歲,單身的蘇小姐,在2007年買下一間二手組屋,當時她獲得政府單身首次購屋補助新幣一萬一千五百元(現已提高至新幣一萬一千五百元)。星國政府嚴格規定持有組屋者滿五年才可出售,蘇小姐至今持有組屋六年了,房價已漲了一.二倍,所以她正打算把房子賣掉,升級住家品質。

政府會定期維護、翻修組屋,維持屋況。

★這是舊新聞,如果有新加坡有新的政策,那這篇看看就好,不要在意。
台灣人很懶,如果不拿房貸一輩子逼著,大概每個人都不工作了吧。

熱帶、亞熱帶都差不多一樣習性,去看泰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就知道了。目前勉強有點競爭力,還不都是逼出來的。

唯一有自發競爭力的是新加坡,問題是把新加坡拼上來的都不是新加坡人,都是外來的經濟白領,新加坡本地人也是想躺著幹的那一群,而事實上新加坡政府給本地人的福利已經超好,他們照樣不滿足。

從戒嚴時期的經濟高度發展,到解嚴之後的民生凋敝,這實証還不夠明顯嗎?
要民主就沒飯碗、要飯碗就不要肖想民主,哪一間公司的經營是搞民主的,你也說來聽聽。

人要活著就必需吃飯,誰能夠把員工和人民的命掐得夠緊而不窒息,誰就會有最大產值,和養雞養鴨一樣,幾百萬年來人類都是這麼幹,房地產不過就是一種統御手段,要逆天自然會遭天譴。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