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ola01 wrote:以前國道收費站時代,全新北只有出入林口要收80元過路費 這我有點無言,又不是機捷開了, 高速公路就封掉...還有買車, 汽油都不用錢阿? 只算過路費....乾脆說騎腳踏車只要喝水錢就好, 為什麼機捷要收這麼貴....
林口才 10萬人機場一天出入境 平均合計一天 9萬林口有過半的人使用嗎?(本來就不是要給你用的)完全是考慮機場旅客所以 一天 900萬的收入養的起這個路線?收200也不為過(反正久久才坐一次),一天收 1800萬 (能撐的起這個路線嗎?)
我倒有一個疑問如果捷運變成通勤擠得上這麼多人嗎?尤其去機場的行李箱通常特大一個車廂能塞多少人?還有 因為機捷好像有一段坡度特抖 車子掛太多列會衝不上去(聽說還會倒退嚕...粉危險啊...)應該是一趟車次能掛載的車廂有限這樣能胃納到成為林口的通勤工具嗎?以下是台北捷運當初淡水線開通一年的載客量(最早是開到木柵 後來淡水線開通 取淡水線開通的人數)對比桃園機場每日進出人數 好像光是載桃機的人就不少了我不知道還能擠上多少林口人上車通勤(最後會不會林口人不開心 桃機的旅客也不開心 大家通通都擠得很不滿意..)還是我的認知有問題?臺北捷運客運概況平均每日人次85年 40,15986年 85,15087年 166,522說明:1.民國85年 3月28日臺北捷運木柵線通車,中運量開始營運。2.民國86年 3月28日臺北捷運淡水線 (淡水-中山) 通車,高運量開始營運。資料來源: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桃園國際機場進出旅客人數旅客人數 每日平均 到達人數 離開人數 過境105年(10月至10月) 3,507,492 113,145 1,730,925 1,739,850 36,717105年 10月 3,507,492 113,145 1,730,925 1,739,850 36,717
自私的要命的台灣人還幻想要超英趕美、產業升級、低房價高所得...講再多都沒用骨子裡就是自私大眾交通工具就是大眾交通工具有人反應貴就是代表在某些人的預算上、心目中覺得貴事情就這樣而已都不懂得尊重還好意思在這邊大放厥詞
為什麼供「機場使用」就不能供「通勤使用」?為什麼供「機場使用」較要比供「通勤使用」來得「貴」?(因為國外都這樣,那為什麼台灣要跟國外一樣?)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真不懂這些說價錢合理的人,理論基礎是甚麼?
對了,講白了就是怕捷運線沿線的人跟天龍人搶位置坐嘛!一切都是天龍天龍好棒棒那我贊成把捷運線漲到500單程,怎樣?嫌貴?還不是比坐小黃便宜拜託機場捷運要上山下山、要放行李、花了這麼多錢,不單趟500是要怎麼養得起這條捷運線?住不起台北市不要住嘛!快看看你們自己說的,這就是你們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