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租不如買?好好算清楚再說吧~~04/23 更正

tomychan wrote:
你會把房子租給50歲以上的人嗎?


有600萬頭款,50歲後隨便在哪買都可以... 新北市應該也是輕而易舉

地點最重要



蔡政龍 wrote:
又例如
生兒育女之際
兒女問為何家是用租的
父母尊嚴度立馬降低百分之50

當然買房在最高點不是明智
但是一昧的拒絕買房也不是人生的壯舉


我猜這可能是"台北市"外普遍的狀況,因租金房貸比差異不大,因此租不如買

但在北市租屋是非常非常普遍的,不然那些老公寓老華廈也不是閒著當空屋

還有那些外地來台北工作的白領他們也不是住公園,白領跟白領結婚有小孩成長上學長大也都是租屋
藍領跟藍領大都選擇新北,做小吃賺大錢的大概才會就地買房

北市租屋者要買屋可以,但幾乎都是移出北市,這我看這是讓北市租屋者很猶豫的事情.

現在這時機點,還能在北市直接買房的大概是高階白領 + 有天下掉下來頭款的 (以前賣 房有看過這種父母幫小孩買的最多,還有那種可能突然接到父母方的遺產,從小三房立馬換屋到大直重劃區的也有....)

北市對於自住現在這時機是很差的買房點,但很多有錢的人都持續在關注繼續買房,錢太多,北市買房才是王道,持有個兩三間北市物件,拿來出租投報率普普,但至少很保值.

因此房東不賣房時都會鼓勵買不如租啊...
房東想賣房時就會鼓勵租不如買...

呵呵


Best 3C wrote:
先別管數字了


至少要管地點吧? 還是地點沒差? 或地點差異不大? 如果地點差異不大當然是買房了


老五哥 wrote:
我還是選擇買房,只租房現金留在身邊風險多,親朋好友想借錢



有簡單一招,親戚想借錢時就說你要買房了,那些錢是頭款

亂投資大概也不會累積六百萬頭款了

亂出國大概也不會累積六百萬頭款了

這些都是跟邏輯不符的

除非這六百萬是天下掉下來的,不是自己辛苦鑽來的,如果是辛苦鑽來的,有經歷過的人,絕大部分是不會輕易花掉的 (有經驗的就懂得我所說),但實務上也幾乎是有兩桶金的人都會拿去買房,很少有那種身邊有幾桶金的人不碰房地產

因此這議題租不如買,對於有幾桶金的人,根本沒差
對於沒有幾桶金的人,選擇差異就是 "地點"

呵呵呵
jacopass wrote:
這個不給看的還是居多 ,
畢竟現在很明顯是供過於求的租方市場 ,
也因此每仟萬的房子租金就1~2萬月租金而已 ,
看看隔壁的日本房價比台灣低 ,
但是租金卻比台灣多上數倍 ,

還有租屋給人就好像相親結婚,
結婚前一個樣,婚後又是一個樣 ,
第一年正常繳租,
過兩年開始夫妻吵架或租客失業 ,
還有最麻煩的就是吸毒還是酒鬼夜貓子,
鄰居三不五時就會打電話來叫 ,
這些真的不是事前能查到的 ,
就算開口問了也不會有真答案 ,

這年頭只能說租屋是良心事業 ,
想依此牟利最好還是自有地自建 ,
消防還是建物安全要高規格 ,
最初就要設計成出租屋 ,
建物用的建材就預備一批 ,
營利事業登記證最好有 ,
保險也務必買齊 ,
法律顧問更不能少 ,
最好有長期配合的徵信社


不給看的居多?? 會嗎?? 那是沒人要的爛房子才會吧. 台北捷運周邊的房子排隊等租的人排到那邊去囉. 591上面寫好了, 不用浪費彼此雙方的時間.

吸毒, 酗酒等問題房客其實都看得出來, 房東作個五年十年自然知道要看哪些重點了. 選錯了就會有血的教訓, 然後就知道寧可多放幾天, 也別租給可疑人士. 疑人不租哦.

最後一段就太理想化了. 月租一兩萬的房子沒有房東那麼搞工的, 你想太多了.
樓主寫的真好 條理清晰 簡單易懂 讚!

lacuna0517 wrote:
假設現在下手一間2000...(恕刪)



喊空的.....就是想買
喊多的.....就是想賣

lacuna0517 wrote:
如果不買 自備款600萬做定存 每個月房租25000元(這個價位在林淡三可以租四房新屋含車位)
多的45000元一樣去做定存 20年後定存利息約40萬
總結來說 租屋20年後 存款有1720萬元


600萬存20年及每月4.5萬存20年,假設利率1.2%,利息約有290萬元,非40萬元
台北市的房或許買不如租,但北市以外的房子卻是租不如買,那些租在台北市的人是買的起台北市外的,但因為想買台北市所以希望能跌到他買的起。可惜如果你不咬牙買下去,自然有比你有錢的會去買,少子化理論對他沒有用,因為他就算只有一個小孩也會幫他買3、4間。所以台北市別想他會崩跌。
wchang86 wrote:
可惜如果你不咬牙買下去,自然有比你有錢的會去買,少子化理論對他沒有用,因為他就算只有一個小孩也會幫他買3、4間。


我覺得沒錯,實際觀察也是,自己在北市買房賣房的經驗也是. 版上有北市仲介應該也有相同經驗.


lacuna0517 wrote:
回到房價問題 個人認為房價的基準其實很簡單就是兩個因素 => 薪資水準 和 市場供需
其中又以薪資水準最重要 因為買房是要拿錢來買的 沒有錢就沒有市場 也不會有價格
薪資水準決定了房價基準


開版樓主上面所提的所謂的薪資論根本毫無關聯或不適用北市,北市早已脫節很久了,這十五年漲上去的根本不可能再回去原點

就算是三四十年前也沒有這種薪資水準跟房價的關聯,那時只有利率問題,買200萬房子加利息是那時比較可怕的事情,跟薪資沒有關係. 去問看看父母輩有在北市買房的大概就知



我自己北市賣房,看屋對象就有一堆是幫小孩 (2-40歲都算他們的小孩) 買的,仲介跟這些潛在買主大都很熟,很多是在地的,有的是如使館區旁已有一間,哪裡又有一間,就錢沒地方花,就是買房地產.

不過有分族群,及看物件類型喜好.

我自己北市買房也遇過那種手中好幾間的,不過不侷限在北市,新北也有,早些年大家都是組團在買屋的...真的 我自己參團過,不過投資標的不是北市,八九年前的新北.


不過最近北市中古屋市場確實不是太好,行情價幾乎很難成交,大概要芭樂價才比較有機會.
最近聽仲介說有不少物件,要成交的大概都是斷頭價,或急著換錢的 (如分遺產)

跟三五年前差異很大,即便兩三年前的狀況也差很多


所以說北市會不會跌價,真的會跌,實際也跌. (當然我以前也認為頂多跌個10%) 但事實真的出乎意料. 跌幅超出我預期.

不然就是無量. 豪宅無量,新成屋無量,除了特別區域 (舉例士林使館區、士林第一社區、士林官邸對面) 的特殊物件還是一樣搶手外 (低總價電梯),其他真的是量縮價跌. (中古公寓、大坪數華廈,這些大都是三十年以上物件)


近年來北市有推出的新古屋大概只有兩種類型物件,準豪宅及以上,套房挑高物件. 這兩種都是特定族群.

大部分自住會看的物件就是舊城區的老公寓及華廈

而大直或內湖、南港重畫區這類的應該還很多餘屋在賣








samuelhuang2222 wrote:
600萬存20年及每月4.5萬存20年,假設利率1.2%,利息約有290萬元,非40萬元


全世界負利率逐漸成為常態, 銀行早被爛頭寸淹死, 你還在想定存穩穩收利息

lacuna0517 wrote:
假設現在下手一間2000...(恕刪)

房價基準,只有一個因素,市場炒作
薪資水準?薪資倒退20年,房價有倒退20年?
市場供需?空屋率有多少?供遠遠超過於需
硬要說還有什麼其他因素,了不起就是建築物料人力成本上漲,但這跟房價有平衝嗎?
誰在跟你薪資倒退,買的起台北市的人,所得財富都在成長。一句老話,台北市以外的房子你都買的起。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