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ward wrote:
你錯了父執輩的年代機...(恕刪)
你確定嗎?~~身邊一些土木 水電,海事工程包工小包~~~一聽到員工身體微恙想請個假~~ 馬上是噓寒問暖~~低聲下氣拜託不要請假~深怕萬一叫他滾蛋~~後面還真請不到師父 開天窗@@~~工程開天窗是老闆的夢靨~
FLY-SKY wrote:
我並沒強調收入要多高!更何況是你先單拉周董出
來當案例的吧!
只是現在的台灣的社會裏,有太多擁有一技之長,
卻還是僅能溫飽的活著...
你可曾想過,每個學鋼琴的,都能當鋼琴老師?就算
能當鋼琴老師的,每個都能月薪50K??
continuum wrote:
要凹也不是拿這篇吧
整個看起來
應該提升的是產業競爭力 .... 冷笑
只單純講提升人的競爭力單純是避重就輕
看內文
“梁次震指出,資金跟產品是自由流動的,要有高薪只能順應潮流,不斷努力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時時反省自己,否則如何贏58億比我們窮的人”
..... 他有沒跟你講 有競爭力就代表有高薪 ............
很明顯的並沒有
"要有高薪只能順應潮流" ?!?!
那如果台灣現在的潮流是低薪文化
那..... 我們要順應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