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請支持年薪十倍買房子運動

年薪十倍
其實就所得比而言還是太高囉
記得目前各縣市只有台北市的所得比接近10
其它的地方大多仍在4~6之間徘徊
去年年初在淡水買的預售屋
對我而言約為6.5
因為老婆在家看小孩
所以養家及給媽媽的生活費
就供的很吃力了呢
所以年薪十倍的房價運動
是不是鼓勵房價在向上一段啊^^

issacwu0924 wrote:
年薪十倍其實就所得比...(恕刪)


學長大哥好久不見

淡水還習慣嗎?

有比基隆好嗎?
這討論依該要針對沒恆產的普通薪水階級

因為有恆產的人的財富累積方式跟速度, 很恐怖的~!
suchemin wrote:
學長大哥好久不見 淡...(恕刪)


^^房子還沒交屋呢
不過光看照片和印像
老婆大人就已經很滿意了
最主要的是小女王喜歡吃海鮮
所以一聽到天天有海鮮吃
就已經巴不得馬上搬過去了
呵呵呵呵

issacwu0924 wrote:
^^房子還沒交屋呢不...(恕刪)


現在的貧富差距那麼大
有人年收入好幾千萬
有人年收入幾十萬
有錢人跟有權有勢有關係的人永遠不會嫌房子貴
沒錢沒權沒勢的會被現在的房價壓的喘不過氣來
這就是為何現在社會上普遍贊成要徵富人稅聲音那麼大的原因
只要開始課徵富人稅
有錢人的'年收入'就沒那麼輕鬆買帝寶了
應該就沒人炫燿說只要賺幾年就可以買到好幾億的帝寶
現在房價哪會貴這種話了
房價會下跌回到以前的水準
那時可能上班族年薪6~8倍左右是買的到理想的房子的


yangyush001 wrote:
上海的薪資那時高過台北了??
所有資料和數據都告訴我們一個事實~
上海平均薪資低於北京,更遠低於台北
自己去google一下好嗎


在中國的企業,

上層,薪水收入越超過台灣
中層,已有不少已經超越台灣中層
下層(辦公室白領),當然比不上,但是成長性很值得期待
隨著中國政府推動的5年薪水一倍計劃
現在下層不少的薪水跟台灣坐辦公室的沒差多少
更何況還有4年的時間

辦公室白領薪水輸大陸大城市目前已是事實,這是市場大小的問題

也許大家常GOOGLE
一般比較也都用平均數
尤其是人均GDP
但是它並不真實
因為勞動力低的人佔比大多數

但是對一個人口大國.
不含強大勞動力的服務業
拉低了不少平均
你如果直接問本地人
通常是裝窮
說薪水不高
但你去問HR
可以看出來
中層以上同等級
很多都超過外派台幹的薪水
只是因為他們的稅太重
同樣月薪的台灣人再加上補貼操作
薪水看起來是台灣多
但是公司實際發出來的數字其實是一樣或更高

但,這是以台灣人為主的公司(或說台資)
去看看外資或本地大公司
只要有能力
都能拿到補貼操作
更別說還有灰色收入
(在外接案,回扣...林林總總)
這些很多都不扣稅
重點是..
台幹可能35-50歲
而大陸人.可能30不到就是這個薪水
如果有機會到大陸,接觸一些非台資的有點小名氣的企業
有機會問問HR
看看我說的是不是真實.

話說上海去年到人均GDP也有1.3萬美元了..差不多也是到年薪40萬台幣了
依照GDP增速
不到10年就超越台灣

我只是說出我看到的事實,很多人愛只看平均,只看台灣本身.那台灣當然註定被淘汰
雖然兩岸關係和緩,但別忘了紅黨一向是台面上一套,抬面下一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中國的媒體是看不到第二句的

yiyan wrote:
我只是說出我看到的事實,很多人愛只看平均,只看台灣本身.那台灣當然註定被淘汰


我看到的,相同的技術職人員,上海的薪資已經比台灣還高了...

yiyan wrote:
在中國的企業,上層,...(恕刪)


常跑大陸各大都市/亞洲各國首都, 發現台灣剩下僅存的"好處"

就是算是偏低的物價指數

除了這點我們的薪資成長已經卡住,幾乎沒成長

台灣已經從國家政權化走入公司化

整個國家猶如一間大公司, 政府的官聯合企業, 就像是管理階級

百姓猶如是員工, 收入完全被控制在最低可以忍受範圍

你不覺的這跟對岸的共X主義很相似?

反而對岸開始走真正的資本化, 比美國還美國, 富者可以更富?


可悲呀,
和對岸越走越近,薪資也就越接近甚至被超越,
以前可以怪罪現在在籠裏吃免錢飯那傢伙,
現在該怪誰?
快要餓死、活不下去的查理和阿珠呢?
有誰知道他們的下落?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