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更少.
多利用政府的政策為自己賺多點錢才是王道吧.
40年前房子一坪多少錢??漲了幾倍??40年前利率有多高???
40年前死抱20萬不買房跟買房的差別,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政府想讓大家賺錢想到毛都白了,還會被罵?想來也滿好笑的.
更何況,沒人逼著一定要貸40年吧,能力OK的,貸4年我就不信不行.
舊台幣對新台幣之兌換率,定為舊台幣40 000元折合新台幣1元,
40年之內,誰敢擔保不會發生新台幣換新新台幣????
kin8899 wrote:
一句很簡單的話做自己...(恕刪)
這裡有人說要禁止房貸分期嗎 ?
沒有吧 ?
討論事情不必這麼極端
我們用另一種商品來切入討論好了
政府公債 , 政府公債等同於政府借錢預支未來的資產
一般常見的政府公債有分兩年 , 五年 , 十年 , 二十年以及三十年幾種
有在瞭解政府公債的就知道
政府公債年限越長的 , 殖利率就越高
即使是政府借的債 , 也不能違反這個基本經濟原理
那就是還款期限越長 , 不確定性越高 , 利率就要越高
貸款的利率 , 必須反應這個不確定性 , 而不是僅僅一句就只是多個選項讓妳自己選罷了
推四十年的房貸 , 已經超出這個合理的風險評估範圍 , 不是說比二十年房貸多個二十年的選項這麼簡單而已
政府40年房貸一出來,最大的獲利者是誰?
買屋自住,無關投資的本來就不太受房價起伏影響.
問題是本來因為房價過高,造成M型社會較貧的階級根本無能力購屋,繼而衍生出來的社會問題,政府無法解決.
竟然想用40年房貸這種冷水煮青蛙的方式,先避過眼前的問題再說...
當大部份人都以為自己買得起房子時會發生什麼事?
建商投資客的房子,有兩個人要買....賣誰?出價低的嗎?
只有當房子沒人敢買時,價錢才可能回到該有的價值水準.
金字塔上半部的人只是少花一點錢在休閒娛樂上,就可以再買一棟房子.
問題是金字塔下半部的人,就算把腎賣了也買不到一間廁所大小的容身之處.
前面有人提到40年房貸只是個選擇,有能力的人可以選擇較短年限還完.
我離22K有點距離,所以可以說我是其中一個....
但是20年房貸,當初考慮是以月薪的3-4成來估算可以負擔得起什麼樣的房子.
過了幾年,雖然沒有大筆的意外之財,但是謹慎的開支和幸運還算穩定的工作,的確發現提早還完是有機會的.
可是在此同時,人生其它的意外支出也來了...
別的不提,小孩子的教養費,房屋修繕,汽車,醫療.....佔去了這些"意外之財".
試想,原本在還完20年房貸之後的工作收入,應該是存到腳邊當退休(棺材本)支應金.
這下子變成了房價漲足了40年貸款才還得完的價格,吃死了40年有工作能力期間的剩餘所得....
最後肥的還是建商財團和買樓賣樓的投資客.
而制定這個德政的官呢?40年後不是早死了就是搬到中國去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