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德國房價為何10年不會漲(扣除通膨後的實質房價)

剛剛連線, 看到一大串?不知如何回答
有幾個問題:
德國政府? 那裡的德國政府?德國的房地產由州政府(Bundeslander)定大綱, 由地方政府決定課稅.
不同的州, 稅都不一樣. 以交易稅來說, 在Bayern, 是3.5%沒錯, 以16個州, 只有2
個?是3.5%其他都超過, 但以我住過的北海, 是6%. 在持有稅, 甚至同一州裡, 不同的城市, 稅率都不一樣.
自住的房屋並沒有稅率的優惠.
民生必需品? 你有沒有發燒?
住是民生必需品, 擁有房產不是. 房產是財富. 德國政府?可以規範租金, 但沒有權利規範房價.
即使是租金設頂,都不行(Berlin市綠黨花了兩年搞出來,唯一的, 才通過一年, 就被判定違憲).
你打的一大堆, 只能說...,
我打中文很辛苦, 不再回應了.
PS:對了, 麻煩你不要"引用", 我就可以"有看沒有見"
leper wrote:
住是民生必需品, 擁有房產不是. 房產是財富. ….可以規範租金, 但沒有權利規範房價.
即使是租金設頂,都不行


我覺得這個說法真是簡潔有效地描述一些很基本的概念。

「民生必須」就是沒了它就活不下去,例如吃飯。而保證有飯吃、能夠吃到飽、能夠吃到得美味又很爽、買得到飯吃、飯賣得貴不貴、擁有一隅地種米、以及地價貴不貴那是幾個不同層次類型的問題。它們大約相對是:

1.保證有得住、
2.有基本居住品質、
3.有極佳地點位置與舒適的居住品質、
4.租得到房子、
5.租金貴不貴、
6.擁有一塊地(可包括地上房子)、
7.一塊地貴不貴(以及建造房子貴不貴),
等等。

保證 1 不必然等於保證 2.3.4.5.6.7.,像遊民收容所就是。

2. 則見諸一些建築技術規範,但並不保證3能達到

4是租金補貼,但不見得是市價管制(一般是尊重自由市場並看價格結果5來決定4)

6是投資置產,而7是6的市場結果

老話了,我問過一直喊「居住正義」的定義,結果沒一個答得出來。上述1-7,哪些算居住正義呢?我是覺得1-2算(沒得住就活不下去),但其他不是必要。浮洲合宜宅就是過度地做到6,結果破壞自由市場公平、沒抽到的不爽、抽到的少去多年奮鬥。被監察院糾正就代表它錯了。

打臉德國房價神話 柏林一年房價飆漲20.5%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amp/185836193696.html
ddt135 wrote:
沒想到要打誰的臉,
把德國40年的房價走勢圖找出來,
是想告訴大家,
長期來看,即使德國在政策上佈滿打壓房價的各項措施,
但是房價你打壓得了一時,卻打壓不了房價一輩子啊!

在通膨之下,房價是不會長期低迷的。


人家是十多年前PO的文

現實上他在十多年前的文是對的

當時的台灣也差不多

房市十多年的低迷

德國為什麼起漲我不知道

旦台灣是實價登錄後開始起漲

因為數據開始被透明化...而也出現了比較化
黑羽斷翼 wrote:
人家是十多年前PO的...(恕刪)
 
黑羽斷翼 wrote: 人家是十多年前PO的...(恕刪)
10年前德國房價大致平穩了15年,這沒啥問題。從我找出40年來德國房價指數,這很容易清楚的看到。
我列出長達40年的房價,就是要告訴大家,即使德國的政策在平抑房價及人民有房屋住的前提下,佈下綿密的法網來施加影響力,但只要把時間拉長來看,低房價終究抵不住通貨膨漲的威力,遲早總是要還的。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