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ulous2600 wrote:如果未來很少預售屋可買,被迫只能買成屋,一次就要拿兩成出來,對年輕人來說真的有點辛苦是真的 你眼睛是有問題還是邏輯很差?為何很少預售屋可以買? 預售制度是建商的資金使用問題,這根本次修法什麼關係?討論這問題就像前一陣子講到實坪制一樣,一堆什麼都不懂的直接上來亂講一通,不懂的事情,可以請教,沒必要把自己的愚昧講得很肯定好嗎
fabulous2600 wrote:未來建商可能都等成屋後再開始銷售,不賣預售屋了 天啊!! 你這獨到的解讀到底是受到多大的原力扭曲建商的預售屋是否有人買取決於1. 房屋的條件和開價 (市況)2. 買家的需求 (有很多人說他要買屋,就是今年要入住....因為要結婚....懂這市場的人就知道我說什麼)建商是否要推預售屋取決於1. 市況2. 財務能力你今天的解讀就是:1. 預售屋都是投機客買的2. 買預售屋的都是想要轉手賣錢的3. 因為打房,投機客不買預售屋了4. 因為投機客不買,所以建商口袋變深了,都不推預售屋了...不諱言討論房市的門檻有點高 (Mobile01上面一堆小白不懂亂講就知道),但透過一些更詳細的資料收集,閱讀法條本身,應該還是可以理解這次修法的作用如果只看一些故意帶有色彩的解說,那自己永遠被帶風向,只要人家發現你可以被帶風向,就會把你當一種韭菜收割 (不一定是房市方面)
fabulous2600 wrote:當然推出預售屋的量就變少,這樣會有錯嗎 我的意思是說未來預售屋量變少,但不會說不推預售屋本來就自住客和投機客都有,但少了投機客後(也許佔兩到三成),預售屋銷售量變差變慢,未來建商想推預售屋的速度就會變慢了
fabulous2600 wrote:未來建商想推預售屋的速度就會變慢了 建商想得不是這樣,投機客會想買預售屋,是因為財務槓桿想開大一點建商想推預售屋,是想要降低風險....什麼是建商風險?1. 營造商風險: 例如營造商可能做得2266,但你預售時候都可講得很美好....(不懂的人我也懶得解說)2. 財務風險: 你要預支所有費用3. 市場風險: 現在市況好要先賣,誰知道等蓋好後市況如何.....這些才是預售啟動條件思考的關鍵,跟投機客一點狗屁關係都沒有老實說,建商或銷售中心,也不太容易知道誰是投機客(去買屋,難道臉上掛著: 我(不)是投機客)這法律就是打斷投機炒作的資金鏈,增加投機客的成本與風險....這是深知如何炒作的人才寫得出的法條,一堆網路上的小白(爛)的發言就省省吧連門道都看不懂就想帶風向,那些人上來討論也沒意義,反正他們一輩子都跟房市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