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中國有錢人為什么不敢到德國去炒房

感覺這篇明天就會被鎖了
不得不說metta-sati大其實還挺專業的
不過說話的口氣也有點不饒人的感覺
現實生活這樣應該會得罪不少人吧...
建議你多了解後發言

台灣人不愛租屋是怕被房東趕,漲租金,外國是很保障房客的,不能隨便趕、漲租金,
外國人有的房子一租三四十年,有完善的法令保護台灣人會愛租房的。

25-35萬一坪,德國人的收入是台灣幾倍?吵貴不貴比不完,看看數據,所得房價比台灣是世界第一,
就不用噴口水了。

metta-sati wrote:
2014-10-15 11:45 by metta-sati
文章說
德國人50%以上的人租屋..
但台灣人 不愛租屋..

metta-sati wrote:
另外 德國就算沒大漲
也沒多便宜...
是 25-35萬台幣/實坪 ,還是要的
坦白說, 該文章似是而非, 有些資訊是對的, 也有怪怪的. 德國人租屋為主, 對租戶的保障的確是比較完善. 但是也因為人生觀不一樣, 他們沒有一定要買房子的觀念, 不像我們亞洲人.
另外, 拿柏林來比倫敦就顯得很不專業了. 倫敦是英國經濟重鎮, 柏林是德國相對貧窮的城市, 所以2009年的城市旅遊slogan是"Berlin ist arm aber sexy". 即便如此, 這幾年柏林的房租和房價還是上漲了. 多拜外國移民所賜.
中國炒樓團為什麼不到德國炒樓, 除了法規的問題. 語言也佔很大的比重吧, 你看被炒的幾個熱門國家, 美國, 加拿大, 英國, 澳洲, 紐西蘭, 幾乎都是英語系地區. 不說德國, 歐洲其他地區也鮮少有中國人大量炒樓的. 語言的隔閡應該也佔了一定的席位.
不過, 在德國廣泛置產的中國人有嗎? 有, 我在漢堡中餐廳就聽到隔壁一桌的中國人在談說, 某某某又在漢堡何處買了一整棟的房子, 然後其中一位問了價錢說 "不貴阿!" 他在某某區買的貴多了. 又有人說, 等下去看的才是高檔的. 整頓飯就圍繞著德國幾個城市的房屋市場.


nomi888 wrote:
重點提示,1.房地產...(恕刪)
herblee wrote:
德國除了上面所說, 是有一整套綿密的法規
學整套是這樣
1.你買了不住,囤房, 請繳空屋稅
2.空屋廢棄太久不住之後, 政府可以依法幫你出租出去, 或依法賣掉
3.每年請真的照實價繳房屋稅, 1000萬的房子,每年繳12萬-35萬台幣, 增加持有成本
4.必須長期持有, 未滿10年就賣出, 請繳25%的資本利得稅(abgeltungsteuer),讓持有成本增加



1. 加拿大管你有住人沒住人(其實這很難認定),一律接近市價兩趴 property tax。
2. 資本利得與所得稅合一。25%?我去年賣了一套房子繳了46趴的所得稅。還好沒賺很多。
加拿大的房價過去十年漲了超過兩倍!



買房子時
1.德國有獨立的"公正鑑價機構", 先鑑定出房價為多少,不是任由市場炒作


加拿大也可以拿去鑑價(隨便你),不過你買高買低國稅局都有可能來關心。我前年買了一間比市價大概低了15%,就接到國稅局的電話,要我證明我跟賣主沒有私下交易。還好我把所有email 議價的過程都有記錄。
加拿大的房價過去十年漲了超過兩倍!


2.請先在銀行開一個存款帳戶, 先存入20%的購屋價金進去,外國人要存40%房屋價金, 不能向銀行搬錢出來炒房, 只繳息不繳本金, 只賺差價
3.依法使用公證人(NOTAR)制度,貸款下來後, 房屋價金先進入公證帳戶(notaranderkonto)代管,一切查證完成後, 才轉交給賣方, 杜絕虛擬的買家, 左手賣右手炒房


這不是廢話。你銀行賬戶裡要是沒有頭款證明銀行連一毛都不貸給你。買賣雙方要各請一個律師,銀行貸款要是下來直接進入賣方律師的信用賬戶。根本不經過你的手上。
你說的情況大概只有在極少數落後國家才會發生。

加拿大的房價過去十年漲了超過兩倍!


4.德國完善的信貸制度,穩定了房價。德國所有房貸都實行固定利率制,儲蓄房貸利率低於市場利率且固定不變,依法,銀行不能調漲。商業貸款固定利率期限平均為11年半。
買第二間非自用住宅,沒有優惠房貸, 貸款成數降低,不能拿第一間貸款去炒第二戶


加拿大銀行的利率從來沒有低於2%,我信用良好收入很高,去年買了兩間都只貸到六成。加拿大的房價過去十年漲了超過兩倍!


5.每次轉手, 請繳 3.5-5%的物業轉讓稅(grunderwerbssteue的3.5-5%);1.2-1.5%的公證費;
0.8-1.2%的登記費;1.5-3%的地產代理費,再加上19%的商品稅VAT。


照你說的,每次轉手至少要付價金26%的稅,這八成是聽你胡扯。如果這樣誰要買賣房子。 加拿大房屋轉移稅1.5%我就已經覺得很多了。

要讓台灣房地產降價很簡單。我之前也常常在鼓吹:只要規定”房屋賣價不可以高於之前買價“,房價鐵定跌。問題是這有何意義?乾脆學北韓收歸國有,所有人由國家分配不允許自由買賣不就好了?

聽你胡扯八道一堆,懶得逐一回復。德國唯一值得借鏡的地方是,德國人跟日本人一樣,不屑買房。跟加拿大比起來,德國幸運的是沒有這麼多中國富豪來移民購地購屋。台灣國情不同,就像當年胡亂把建構式教學、廣設大學甄試入學、......一堆似是而非淮南之橘的鳥蛋搬來台灣,接下來就是一場災難。


Chessires wrote:
宇宙人真的很厲害這篇...(恕刪)

BLURRY wrote:
建議你多了解後發言台...(恕刪)


我只聽說過台灣一堆不繳房租的奧客,把不是自己的房子佔據著搞爛搞臭,水電費都不繳。

租約到期,房東不想租你請你搬家,這叫做趕來趕去嗎?
nomi888 wrote:
重點提示,1.房地產...(恕刪)


重點提示,
1.房地產市場定位為消費市場,而非投資市場
=>市場定位跟中國有錢人要不要去炒房有關?

2.住房建設依據人口需求而定,滿足每個家庭有一套住房的需要
=>那為什麼德國人還用租的(2.3點矛盾)

3.完善的房屋租賃市場
=>買來租人不是更好的投資?(2.3點矛盾)

4.限制抵押貸款融資
=>有錢人會管這個?

5.嚴厲的稅收政策
=>稅收重大家就不想多買了(可惜台灣大陸稅都不重,所以能炒,但是要把稅從6%調到20%妳接不接受?)

6.處罰不合理的房價
=>合理的就不處罰?800萬行情賣900萬算合不合理?
Starpig wrote:
我只聽說過台灣一堆不繳房租的奧客,把不是自己的房子佔據著搞爛搞臭,水電費都不繳

租約到期,房東不想租你請你搬家,這叫做趕來趕去嗎?


這種無賴奧客真的不時聽過親朋提到,但好像台灣法律還蠻保護這種奧房客的。

再說,台灣的房租已是世界最低之一(同樣生活機能來比),現在房價上漲,漲點房租天經地義,這當然也不叫趕來趕去。
有人說德國不會趕房客,不會漲租金?

請問熟知德國租屋市場的,租金大概是多少啊?

因為家裡的室內近40坪老公寓 出租12000,租金漲不上去啊???

這麼大間,去台北市10多分鐘而已耶

跟網路講的都不同啊???
當然要挑好賺的去賺

柿子挑軟的吃

誰會去挑戰難的?

目標是賺錢
又不是累積經驗直

eden200.tw wrote:
重點提示,
1.房地產市場定位為消費市場,而非投資市場
=>市場定位跟中國有錢人要不要去炒房有關?

2.住房建設依據人口需求而定,滿足每個家庭有一套住房的需要
=>那為什麼德國人還用租的(2.3點矛盾)

3.完善的房屋租賃市場
=>買來租人不是更好的投資?(2.3點矛盾)

4.限制抵押貸款融資
=>有錢人會管這個?

5.嚴厲的稅收政策
=>稅收重大家就不想多買了(可惜台灣大陸稅都不重,所以能炒,但是要把稅從6%調到20%妳接不接受?)

6.處罰不合理的房價
=>合理的就不處罰?800萬行情賣900萬算合不合理?)



先不管發的文是否合理,終於在本樓還沒蓋到摩天大樓前,看到有人直接就樓主發文給予直接意見。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