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房仲一直擔當替銀行打工的角色,房價愈拱愈高,銀行賺愈多,但房仲的成交量卻因高價不斷減少.基本上,房仲搞不清楚真正該鬥爭的對象,不是政府,不是民眾,而該是銀行.房仲的自救之道唯有聯手打壓房價,以價衝量,纔有可能活路.不要去管銀行的死活,也不要去管賣家想拱高價格的企圖.一切應該唯量是問,以成交量為主要的KPI.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現在是殺價求量的時機,已不是過去價量齊漲的時代.生存路線及計劃應有所改變.因房價下跌受傷的貸款爛尾法拍問題,就丟給銀行自己去處理吧!
王應傑分析,台灣內需產業的三大支柱包括百貨、房地產及股票交易,然而近期景氣急凍下,大家日子苦不堪言 ... 恕刪========================================================================對一般的上班族, 歐債危機應該影響比較大 ...百貨、房地產及股票交易 這三個產業再怎麼蕭條, 除了相關產業的人外, 應該不會有 "日子苦不堪言" 的感覺 ...三大支柱??? 不曉得是由甚麼觀點來看???ps. 百貨的人少, 逛起來會更輕鬆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