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從77年開始有趣的房價歷史新聞


CC1311 wrote:
1.當年利息高的嚇人~光利息就壓死你(現在才多少)


應該不可能永遠低利
央行調個兩碼
投資客就會覺得痛了
shortman wrote:想請問民國八十年代 房地產套牢那些人

自住的大多盡力繳房貸。
投資戶或人頭戶幾乎都丟給銀行。
頂一下,這篇要是被封了就不好找了啊啊啊啊。
好資料 我來做個追蹤

正好我最近也發了一篇在閒聊版:給2歲兒子的信

其中有些看法 跟大家頗為類似...

歷史可以知興替
愛騎車的來吧 我的FB: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2437395898289/?notif_t=group_r2j

empirepenguin wrote:
自住的大多盡力繳房貸...(恕刪)



小弟自己捫心自問
小弟買房 如果遇到房價大幅下跌 應該會咬牙繼續繳房貸
除非是無力負擔
才會把爛攤子 丟給銀行
同事轉文才發現這個大樓~~
我要訂位了!~~
做記錄一下!!
台灣的房市會不會跟歷史一樣??我想這幾年我就會知道了
該死的政府~你已經讓我們沒有明天了!!
shortman wrote:
民國八十年代 房地產套牢那些人
小弟我說的是個人 不是公司
會將房地產丟給銀行??? 還是自己默默的去繳房貸???


我87年想買房時, 賣房的屋主是個工作幾年買房的年輕人
房價下跌約25%, 他的頭款都賠光了
我問他為何要賣, 他無奈的說砍掉重練
我沒有買
房價之後又跌了4年, 然後約7年後回到賣的價錢, 10年後回到買的價錢
若這是一般人說的, 房子怎樣放都會漲
我寧可不要撐這10年
我是在921後3個月買了個鋼骨屋, 隔幾年又買一戶, 然後找市場氛圍最好時出脫

我認為目前的房價, 從理論上的房價/所得比, 房價/租金比來看, 都比80年代嚴重得多
房子不是不能買, 而是要看你買的點
網上很多神人, 買在10年前, 5年前(sorry, 我也參與兩棟)
但這跟目前才要買房是完全不同的立足點

對於一些長期的利空因子, 如人口紅利等, 你一定要放在心裡
因為買房的是人, 人的數量與結構改變, 一定影響房價
是正面還是負面? 可以用其他因子來緩減, 但是改變不了這負向因子的方向
只是有些因子還沒到發酵的時點

且房子是"長期"的投資, 或是不說投資, 說資產持有好了
你要考量的絕對不是目前這兩年的氛圍
從我的經驗, 從歷史來看

居高思危
但從歷史來看, 這樣不人云亦云的人, 應該是少數

市場充斥資訊錯誤的不對稱, 至少你要懂得判讀
千萬不要用報紙的資訊來看房市
因為這都充滿了預期, 創造出來的預期..
何況報上的資訊十則有五則是一讀就知道錯, 剩下五則有三則解讀的角度錯...
請看政府公佈的實價登錄與移轉棟數就好, 用季比較或年比較才不會有資訊解讀錯誤
其他莊家說的看看就好
如北市房產增溫, 增的是啥麼溫, 比上月增加, 但比上季減少, 比去年減少更多
結果被建商買通, 或是只看建商與房仲新聞稿的記者, 寫的就是增溫而以
事實上, 台北市目前的一般房,也就是約2000萬的房, 交易量創新低
套房能撐房市嗎

一個簡單的價格波動, 連續同方向愈久, 往另個方向的機率就日漸增高
也就是說, 5年前, 3年前, 現在, 你看多房價的風險是不同的, 是漸增的
5年前, 3年前 現在看空的, 贏的機率也是不同

所以, 我當然不是一路看多或空, 也不認為自己判斷的轉折點會抓得多準, 因為我也不是抓得到轉折的神人
不過, 我是很相信, 從數學上, 從簡單的乖離率上, 有一定的中期贏面
你可以抓的是以後可不可以見到比現在低的價格?

房價在乖離率大的超漲或超跌時點, 你用怎樣的理論都解釋不清
但是請別忘了這乖離率大的收斂效果!
要跌時, 也是怎樣的利多理論都解釋不清

如果你有好幾棟房, 恭喜, 不過要多想想了, 想持續持有, 去美國幾個主要大城買, 風險都比在台灣買低

我永遠記得, 78年時, 股市上萬點, 當時華爾街日報說台灣的股市泡沫
根本沒人在聽

台灣的房市, 最近國外媒體也給警告, 我看多數人也沒在聽





kevinniba wrote:
我87年想買房時, ...(恕刪)


好文
本人反指標超重,請勿跟單或對做,謝謝。
kevinniba wrote:我87年想買房時, 賣房的屋主是個工
滿有感的文,收下先,謝大大費心了。
  • 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