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lson5 wrote:
用書審, 營業額兩千多, 被刁難沒有冤枉你, 如果你超過3000萬,連書審的資格都沒有了
2000萬 x 6% = 120萬 120萬 x 17% =20.4萬,
你會弄書審, 毛利率肯定遠高於6%, 你算高毛利, 那像我們10%, 15%的賺辛苦錢......(恕刪)
Nelson大有2個地方弄錯,
1.書審是看淨利率
2.淨利率超過6%,以一般行業來說,不可書審...
TONY-17 wrote:
牛大說的是正確的
但是小弟贊成N大送書審
這個看會計師和您的默契,事務所和國稅管區的溝通能力,您的單據控管夠不夠嚴謹
通常3000以內,他敢簽,您就過關
見過許多執行業務的,資本額早就賠光,開BENZ,住豪宅......(恕刪)
房市小牛 wrote:
3000萬已內還要浪...(恕刪)
Nelson5 wrote:
3000萬的營業額不需要會計師簽證, 因為稅務簽證至少是五萬元起跳, 降低淨利率使用書審的方式報稅的做法很多, 有技巧性的, 也有取巧性的, 認真來說, 行業的淨利率, 國稅局是有相關的列表, 像是網拍業的法定淨利率是6%, 但有的行業可能會是10%,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很多用書審報稅的公司淨利都是非常驚人, 像是顧問性質的軟體業, 或者演出代理業, 就算實際淨利超過80%, 但是法定淨利都在6%~10%以內, 這時候使用書審就相對划算, 同樣也簡化報稅過程
書審也不需要簽證, 只要你申報使用的稅則符合你自己的業務內容就可以, 就算你的淨利遠高於表列認定淨利, 你還是可以依照表定淨利來報稅, 原則上國稅局雖然強調抽查率1/10, 但只要你的發票對象是符合你的業務, 一般來說會過關, 也因為如此,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透過書審報稅的公司會賣發票的原因, 例如他的認定淨利是6%, 也就是銷售100萬, 淨利6萬, 繳稅1.02萬, 所以100萬的發票他只要賣超過 (5+1.02)就是多賺的了, 如果他100萬的發票賣8萬, 他還多賺2萬, 對於買發票的公司, 則可能少掉17萬的稅, 還多了5萬塊錢的留抵, 當然還是有風險和限制, 例如賣發票給B公司, 但是B公司有這筆發票的進項, 卻沒有出項, 而且狀況不合理(例如每年都買了100萬以上的電腦設備, 或者每年公司都在裝修), 除了要補繳稅額, 還會被國稅局加註, 以後被查稅的機會大增, 另外的要件就是營業額不能超過3000萬是要件之一, 為了能書審, 必須降低營業額,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開好幾家公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