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近來房價又飆漲成這樣, 小的年歲也滋長, 但想法卻有點變了; 變的就是:在社會正義上不動產應不應該當做一種投資標的?
如果應該, 那不動產長期看漲, 當然要鼓勵大家持有愈多愈好, 那您知道結果是什麼!
如果不應該, 那不動產還是長期看漲嗎? 還是多持有的會變成財務的負擔?
今天台灣不動產如此飆漲, 除了利率低, 資金氾濫之外, 另一個原因就是不動產稅制不公.
您認為政府投入大量資源造就的信義計畫區的房子, 所繳不動產稅率與萬華區房子相同是合理的嗎?
或者一棟一億的房子與一棟五百萬的房子所繳稅率相同是合理的嗎?
為什麼可以長期容忍不動產評定價值與市價脫離太遠?當然以您前篇回覆的觀點, 這是有錢人設下的機關,
但這機關不能徹除嗎? 還是很難徹除? 還是社會一般大眾沒有覺悟? 還是一談到稅, 大家寧願蒙起眼睛?
另一樓有不動產時價課稅論, 小的是贊成時價課稅的
老老人家 wrote:
樓主的精闢分析, 小的十分敬佩; 樓主所言大多數都對, 其實小的當年買房時也這麼認為的!
但近來房價又飆漲成這樣, 小的年歲也滋長, 但想法卻有點變了; 變的就是:在社會正義上不動產應不應該當做一種投資標的?
+1
小弟也深深覺得~
當一些人房產可以交易就套利百萬
對辛苦存錢的年輕一輩
意義在哪?
yunyunhome wrote:
在低利率時代,借越多錢的人越有利!(當然,前提是,你要有能力按約定逐步償還)
你自己算,現在房貸利率都不超過2%,但想找個年報酬率超過2%的投資,會很難嗎?
...(恕刪)
完全同意
利率那麼低,借錢來玩本來就很划算
不過這句話重點是,"你要有能力按約定逐步償還"
我相信對很多人來說
現在還得起,不代表以後都還得起
一個大浪打來,保證一堆人斷炊
所以不是一體適用的
yunyunhome wrote:
記得,別再生什麼小孩,讓自己更窮!
讓小孩長大後,跟你現在有同樣的痛苦或更痛苦!
...(恕刪)
某種程度是同意的
但是少子化的社會
對所謂富人也不一定有利
你可以想像台灣成為大量外來勞工的國家/老化社會
能有多穩定
那時的台北市,跟你現在眼中的台北市是不一樣的
多久以後發生?
台灣的老化速度是亞洲第二 ( 日本第一)
yunyunhome wrote:
老實說,如果我買了一間在台北市精華區的老房子,我會很期待再來個921大地震,把這老房子、以及附近的老房子全部都震成危樓!
...(恕刪)
每次周末回台北
總覺得台北盆地比新竹熱很多,也比從前熱很多
(老家住古亭站附近,我不相信東區會好到哪裡去)
最近媒體有一種討論是,如果莫拉克颱風的雨量下在台北,臺北盆地能承受嗎?
天災不會挑地方,誰規定現在的精華區以後永遠精華?
也許有人說癡人說夢
日本核災前我也覺得日本多麼進步,至少半導體廠還是 TEL,Canon,Nikon,...的愛用者
靠它們吃飯
一個海嘯怎麼就搞成這副德性?到現在三個月了,東北許多地方還是殘破不堪,產業鏈還是有些缺口
綜合以上,我要說的是,
你的說法照現在的發展軌跡繼續走
也許某種程度正確,但是一陣強風就可以完全打破
多快多慢
who knows?
所以喜歡抱房地產的人就多抱一些,最好把全部身家都壓下去,因為台北市的房地產是世界上最棒的商品
毫無風險 ,是政治,經濟,人口老化,天災人禍的絕緣體
最後分享我最近的投資方向
給空手但有現金的人參考看看
當然不再是房地產
除了認了母公司的 start-up 新公司股票,等它上市櫃,前一陣子剛上櫃一家
( 現在這種認數百張 NT10 元股票機會很少了)
我發現 瑞士法郎似乎跟 USD/EUR 脫鉤
不受他們問題的影響
小小獲利中
不買房地產可以研究一下瑞郎/美元/台幣的連動,保值賺價差
另外, 就是研究看空 2498 的商品囉
參考看看
yunyunhome wrote:
從幾年前開始,我就吵...(恕刪)
在低利時代,適度利用槓桿,讓通膨稀釋你的債務,在將債款投資大於利率的物件(樓主說得甚是)
小弟最近看了一本愛上便宜貨,跟大大分享一下~~
拜這高生產力、全球化的年代,其實你的購買力是增加的
(不是通膨嗎??),現在是人人買的起東西的年代,30~40年前,父親那輩,
吃飽都是一個問題、買東西要花2~3個月薪水,需考慮半天,現在1個ipad2才多少,但有價值得
高品質、真正中產階級的消費物品正在消逝(量身訂做、好料子的衣服、設計精美又材質優良的家具等)
,在大量中國勞力的支援下,物品被飛快產出,大家都以慢慢背教育成可接受次級品
(壞了就丟吧)~~現在早就是m行社會了,只是大家有認知上的錯誤,(溫水煮青蛙,不會餓死、很多東西你都
消費得起,讓你有這錯覺)身為勞工,確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
真正有價值或最需負擔的花費,如房價、教育、醫療(台灣有健保體系,大家較無感)確是你負擔感到最吃力
的也上漲快速的(選擇性通膨),而薪資又因大量的勞力人口早就被稀釋了,一上一下間,你難道還能用薪資
結構去推算房價嗎??時空背景早就不同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