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 wrote:
台灣並非沒有好的產品
但是卻缺少整合的系統,都在單打獨鬥
一遇上日韓那種集體又大又猛的集團化企業
台灣節節敗退
瞧瞧當年日本為了爭奪美國汽車市場的用心吧
由政府帶頭,各企業集體攻勢要搶下美國汽車市場
再看看韓國現代汽車.三星電子的雄圖霸業
唉................台灣??(恕刪)
單打獨鬥...因為中華民族內鬥的本性永在...
最近看了一下叫chinamerica的書
它就有寫到.其實美國的實體經濟,因為不斷的演化,節省成本,把很多工作都發到亞洲來
(比如他們沒有紡織業..或是像台灣在20年前開始做的晶圓代工)
我想日本汽車業的強大,也是卡到了這個位置與時間點
台灣目前也走在被淘空的情況
而日本很聰明(也許也是對中國一直有所擔心)
所以並沒有大量的把整個製造移往大陸..(尤其技術越高超的)
它也提到了亞洲國家通常大量的提出政策優惠來吸引產業
而美國因為崇尚公平,所以不做這種事情,造成了今日產業外移的情況
作者也有提到,也許美國應該把晶圓製造等拉回來,產生強大的產業實力(台灣應該要擔心)
反而我覺得中國地大人多,基本一個華中或華南就可以有一個產業聚落(雖然他們現在做的也有點散)
台灣目前要做的.
除了再繼續強化對科技業的刺激外
(當初很看好TMC的.竟然沒做成!!!!)
其實應該要再找出2-3個適合台灣的產業
(什麼六大新興,太散了...政府沒有那麼多補助的能力,又想做假性公平了)
如果要跟大陸有整合
也要做最有價值的設計研發,不然依照台灣的地理位置,它應該只能做貨運港,可惜中國海港卻又都強好了.
目前看只能當做....XX軍的戰略基地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