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核能你用啥??
台中火力發電廠為全球最髒的發電廠,其發電量全球第8
六輕的麥寮電廠髒污程度排名世界第五,發電量第15
然後呢??
再告訴你,火力的燃煤中其實也含有輻射
以下擷取一篇文章
1000MW級的燃煤火力發電廠
每年會排出5.2公噸的鈾(34公斤是鈾235)以及每年12.8公噸的釷
1000MW發電量的核能發電廠
每年產生500磅的鈽以及30短噸(1 短噸= 0.9072公噸)的受控高放射廢棄物
根據估計,美國在1982年因燃煤而釋放到大氣中的未受控放射物
是三哩島事件的155倍
燃煤電廠的等效劑量是核能電廠的100倍
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DBName=CJFQ1980&FileName=HJKD198005004
http://forum.gamer.com.tw/C.php?bsn=60076&snA=768554&tnum=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Fossil_fuel_power_station
所以呢??
樓主你要不要不要用電啊!?
請你們家插頭拔掉吧~
不要隨某些見縫插針的政客起舞~網路上很多資訊能讓你知道更多
以上這些上核四辯論中就被提出了,不是你想多花多少多付電費就能解決
表面上, 核能電廠是和平用途, 和核武器完全不同
因為, 專家說 : 製造原子彈,需用高純度的濃縮鈾純度要達95%,核電廠的燃料棒雖然也含有放射性元素,但純度極低,只是3%左右。(也就是燃料中的鈾有3%的鈾235和約97%的鈾238)。
但是, 核子反應器產生能量的方式是核分裂,鈾原子核分裂時產生兩個以上的中子,被其他原子核吸收,繼續讓其他原子核發生分裂。放出的中子越來越多,分裂反應也不斷發生。
核分裂製造出的這些中子能量極高、速度極快,因而沒辦法有效地造成核分裂。為維持反應延續,反應器多半會使用水或氦等 緩和劑將中子的能量降到最適當的程度。
實際上 , 如果改用"液態鈉" 等效率較低的緩和冷卻劑,讓中子保持較高的能量。這些快中子造成核分裂的效果雖然不好,但它能很快被同位素鈾238吸收,形成鈽239。
這樣, 本來97%無放射性的鈾238就會變為有放射性的 鈽239 , 核電廠終產物的廢燃料棒,就有了鈽239 ,可以製造原子彈 .
日本就算不發展核武, 恐怕也是不想放棄核能方面的相關技術
這恐怕才是不能廢核的真正原因
台灣在二十六年前也曾發生兩起氫爆事件,民國七十四年中科院先發生氫爆意外,同年,位於台灣南端的屏東核三廠亦發生了氫氣外洩的大火。
政府在公開場合, 都「嚴正」表明台灣絕不發展核武,實際上卻秘密研究
台灣的第一起氫爆事件發生在中科院所在的桃園縣大溪鎮瑞源里,為了製造原子彈,欲將使用過的核子燃料棒提煉鈽239作為核子燃料。但由於實驗過程動作錯誤,在切開燃料棒護套時,造成氫爆,剛好又逢大雨沖刷,輻射落塵隨著雨水造成大漢溪旁的農田污染。
後來由於張憲義叛逃,計劃曝光, 美國中情局、國務院、國防部及IAEA(國際原子能總署)等武檢官員聯手突檢中科院核研所,發現核反應棒已經移除不見了, 不過他們還是抽掉012館核子反應爐(TRR)的重水(中子減速劑),並將020館全部熱室以預拌混凝土灌漿。,預定於1990年擁有第一枚核武的計畫,自此胎死腹中 。
七十四年,核三廠一號發電機組的汽機廠房, 發生氫氣外洩大爆炸。 由於美商奇異公司設計不當,汽輪機運轉與發電機發生劇烈的共振效應,汽輪機的葉片脫落,導致氫氣洩漏,造成大火。
八十三年間,廠內又發生輻射污染廢水外洩事件,當時南灣海域及沙灘都受到污染。
1. 廢核會造成用電不足,一但其他電廠故障.保養維修,勢必限電,造成經濟成長困頓
2. 再生能源的發電在這短短幾十年內是不可能取代核電
3. 火力發電是可以,但建廠時間長,而且污染排放和CO2對環境的影響也是長且大的,燃用的煤用完的一天也快到了
4. 台灣的用電量只會急速增加,不會降低
我們要做的是建立一套核電廠檢驗機制以及做防震防海嘯等天災的設施補強
避免可能的天災人禍造成核電廠損壞
然後就是盡力發展更乾脆安全而有效的發電方式
廢核是一定要
但現實面是...長遠的來看
這30年間,甚至可能更久的時間,我們還是要和核能共處
核電對台灣而言是必要之惡
當然了,除非台灣人民都願意放棄經濟發展,大家重返純樸的農業時代
那可以現在就廢核電廠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