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新聞有提到, 沒想到屋主自己還建立了blog看完那些文章, 假設屋主所言親情的部分屬實, 確實令人動容與同情但是仔細推敲每一個字句, 卻發現屋主似乎都是在怪別人? 是不是應該先檢討一下自己?比如沒有印勞可用, 卻要怪罪到呂秀蓮訪印不成? 沒有好價錢可談, 卻也怪罪到張教授?印勞有沒有比菲勞好用? 我不知道是張教授造成房市跌價還是景氣影響? 我也不知道但文章內一昧地什麼都怪別人, 實在很難讓我認同這樣一個賣家如果要我買東西是跟這樣的人買, 那我確實會卻步, 甚至完全不予考慮阿!
jerry898901 wrote:呵呵~~只是可憐了XX房屋~~還要為成交行情負責~~只是即使XX曾成交附近沒裝潢的房子50萬/P好了...(恕刪) 呵呵..當然要為自已的成交行為負責...如果XX房屋真的這麼會賣房屋...當然我的房子變廢墟時也要找XX賣..但是我如果是買房子的話...我當然不敢跟XX買..我也怕買到廢墟...呵呵...
把我的車拿出來賣 福袋一份100元 有機會抽中幾十萬的車喔沒賣到五千份 一份退50元狀況一 :賣到五千份了 (暗,三十萬殘值賣到50萬)狀況二:賣不到五千份 (一份抽50元,一千份就五萬,真好賺的遊戲)以後抽福袋變成全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