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賣方1000買方995僵持不下.業者為了成交這差距5萬塊就吸收啦!
2.賣方1000買方930將持不下.業者仍希望成交.拿自己的服務費當籌碼各自少收1%.再拉看看雙方是否願意加減!
從前有討論過的仲介業者是無本生意
小弟只同意部分.從前的遷溝仔就真的幾乎無本.但現在非加盟的的仲介公司提供多項產權調查到漏水海沙福射等一堆保固.及全公司人員幾千萬的底薪.廣告.網路.教育訓練.店面租金管銷.已經不是無本生意!甚至端正仲介業者風氣等社會責任.都是透過教育訓練與理念傳達.且多年來這保護消費者最多的公司是買1賣4.令您安心的服務.真的不是無本
多數業者仿效龍頭業者收費.保障連1/3都不到.從您踏進櫥窗開始只能靠運氣遇到該店優質好人幫您服務.差別就在這兒!很多人在罵仲介業者賺這麼多..講幾句話..開幾次門..就領了40~50萬的獎金..說實話..小弟也覺不合理!但消費者以偏概全..確實也踏實的業者無力!
另外從北到南從都市到鄉村的收費也不該有分別啊..北部銷售活動範圍小..反觀南部銷售範圍光通勤成本就已上升..如何訂定南北差別!連國家稅收也不是這樣訂定的啊!成交金額小不代表原屋主沒賺大錢..成交金額大也不代表屋主不是虧錢賣..如何區分該對誰折扣?也因此內政部才規範仲介業者的收費標準..並不得超過6%啊!從前古早賺差價的年代..差價一賺隨便月收入達300萬~500萬!若他好心的在差價上折給您100萬.您會認同他一分嗎?
每個人格調不同..是..小弟買車沒殺價..因為我肯定業務員的專業解說與不厭其煩的頃聽並指導我發出的每個愚蠢的問題...我是盤子..但經我的肯定...業務員主動給了我折扣!還多了一個好友!.....買車的前半段我是盤子....後半段到使用至今我認為得到更多!
格~太模糊.當小弟勿植濫用此字吧
以前公司教我客戶要砍服務費的對抗台詞就是:公司認為服務費被折扣是因業務服務不好!!!請問我服務真的不好嗎??這時 客戶通常都會算了!!

四大保障我不覺得有多好!!每個業務還不是在簽約時叫買方不要測氯離子 反正買方幾乎未來不會再測了!!頭過身體就過了!!!不然 台灣舊房子幾乎一測 氯離子都是掛的!!
聽信義的又在講公司對客戶那套 真的很噁!!!!
收服務費別收的那麼理直氣壯 問自己 假設收了100萬的服務費 真的有100萬價值的服務嗎??有再大聲吧!!!
A33不錯唷!!
覺得噁心?
是啊!您的許多觀念本來就不符信義的理念!對..信義最會洗業務員的腦了!
很不幸..您在信義學的..都只讓您產生負面想法!
最後~您覺得收多少才合理..打幾折才合理.....
要就攤開來講~
假設收100萬的服務費..信義的業務員只拿4~8萬塊..又有多項你認為很爛的保固!
您在加盟店好心幫客戶打個8折好了..80萬..再加上高專薪制..進你口袋約40~56萬或是更多...您提供消費者什麼保障..?
到底誰在保障客戶..您個人加上您的店頭的服務價值又有到56萬嗎.?.有!再大聲!先前禮貌稱呼您聲學長~現在不想了.別以為離開學校就老了..就一定是學長.還叫人學弟哩


再大的公司都會有瑕疵的服務..至少..這間公司在推動服務品質非常努力..20年來端正不少風氣..
用力蒐集這間公司的瑕疵吧..蘋果一週刊都有..但若跟其他品牌比較..倍數的差異您不會不知道!
消費者多做功課就對了!
我可不是公司派來的護航部隊!不必想太多喔!就事論事..
偷閒多分享所知給01看官..魔人別來....
小弟在此修正..結論是..趴數可以談!!!

凡事找對自己最有利的路走..一點而也不過分..薯條有多鹹加多鹹..冰塊有多多加多多..再攘送啦!
重點是選公司不如選對人還來的重要,
以我來講從前待直營體系十幾年所知道的那些服務,
成本根本就算的出來幾千塊,
海砂輻射都自己來,(講白點名片是某某公司,還不是總公司派的人)
人事成本都省多了,
所謂的銀行履約保證,講難聽點成交十件有一件左右就要偷笑了,
真的保證雙方嗎?還不就是銀行做莊把買賣價金放銀行,綁手綁腳的還不如仲介代書把關來的安全有效率;
從業人員裏頭八九成以上全都是不動產營業員,
耍嘴皮子的功力一把罩,
經紀人證照有的又有幾位?
營業員說穿了就是只要公會規定乖乖上課時數就可取得的證照.
但是這些老實講也不能全然抹煞掉房仲的付出,
老是想砍服務費試問服務品質會好到哪?
社會就是這麼現實,別怨別人,房仲也是業務的一種,
想要折服務費又要房仲全程的保障交易安全?
天底下沒這麼好的事情,
消費者聰明房仲業也不笨,
本來成交案件就是件不簡單的任務,
討論區常見話題....房仲真好賺這樣就收6%
那你們就太過想法簡單了,
會讓社會造成誤解就是收費太過公開透明化,
試問一個不動產經紀人要累積多少的客戶才能成交一件?
而其他未能成交的客戶累積成本(這比例對房仲是個很沉重的負擔)
當然都要由成交客戶代為吸收,
所以才會造成連內政部都能認同的買賣雙方6%以下的服務費收取為極限,
而一個全能左右開弓買賣雙方都能一手抓的從業人員機本專業養成,
起碼也要一兩年以上才能進入狀況,
種種的有形無形的成本當然也要灌進服務費裏頭,
隨意配合折服務費的房仲公司能力能強到哪也是有限,
當然服務費可以談,只要雙方言明在先,服務費談好沒有人會有問題,
但請切記,給幾%服務費就產生幾%的默契配合跟動力.
明智的消費者可以善用談判的技巧,多加利用服務費的誘因去導引議價達到三贏的局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