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nant wrote:房市要是有這麼簡單就...(恕刪) 好的地段,好的物件,景氣差時還是會有人賣。並不是每個人都是投資房地產的。有人因為換屋,有人因為工作,有人因為樓上鄰居吵,有人很不看好房地產.....等.
這個問題基本上看你站在那邊看,反過來講就是買方認為賣方開價太高,認為賣方還在想過去事.賣方開太高?有沒有人想說是什麼問題,就是仲介.....就是仲介......五~六年前中和景平路新大樓一坪17~18,現在開價動不動就28~30.這幾年來台灣景氣有提升那麼多嗎,平均所得有提高一半以上嗎?個人認為問題在建商,在仲介.XX雄前些日子不是還在說台灣房價低,大家自己想想買一間房子至少要20~30%的房價去買公設,買樓梯間.難道那些買在重劃區,買在陽明山上的人有自己出錢買道路嗎?引用某位大大的說明,日本,新加坡是賣""實坪"",實坪啊,如果房價高台灣一成也不算高啊!!再說到仲介.不斷給賣方喝迷湯,保證一定賣多少錢,就為了搶到那紙合約,如此一來,賣方還願意降價出售嗎?特別是廣告打最大的那一家,(海砂屋,幅射屋不是早就都可以在合約註明的嗎?)我是買方,我不要求一定要多低價錢才會出手,地點,格局也是重點.開價至少要合理,否則我連去看都不想去看.中和快易居,四米二樓中樓,38P含車位單價開33.其中公設算一算高的嚇人.反問仲介就個價錢你覺得合不合理,他只能笑笑,那我有必要浪費時間去看.(當時初入社會跑去看,一坪才開18,現在要賣多少)
目前房地產市場成交量急凍,主因在買賣雙方沒有共識,未來整體房價下滑還有待時間累積. (屋主認賠)今早就見同事把基金全數贖回,我問他這時候才賣不是賠很多,他回:現在不賣,往後幾年也不見得好轉,不如拿回點現金比較保險。我也把許多基金、股票給砍了,之前砍掉只賠幾萬,留到現在是賠幾十萬一句話:賺錢像吃屎--辛苦、賠錢像落賽--快反觀現在的賣方,如果不缺錢就放著等,反正總有一天房價會回到你想的價位,我也見過大樓蓋好三年了,房子還是新的,就是屋主不缺錢…不想賠錢賣。投資、缺錢的,就不要再等了,有人出合理價就認賠吧,你放到明年,每個月也是要付房貸、管理費…及一堆稅再等,賠著不只是房價、也賠掉了房子的折舊率,請要有停損的觀念。現在的賣方有點像是『溫水煮青蛙』,等你發現要降價賣時,你~已經out了。大環境再不好下去,小弟也快從買方退出觀望了我只能說現在能買的起房子的人不多了…好好珍惜出價的買方吧!
我不覺得這條新聞完全是錯的我家是電梯華廈走到捷運站(新埔或江子翠)都在十分鐘以內以後環狀線的新埔站也在附近結果最近的買方居然出到15萬/坪買方要殺低可以不過請在合理範圍內殺低並不是所有的賣方都想賣天價但是如果買方只想出超低價撿便宜那買不到房子也是正常的
Galileo wrote:買方要殺低可以不過請在合理範圍內殺低...(恕刪) 賣房子的,包括投資客和建商,要賣你房子都說以後會很好會增值,所以價格都亂哄抬.(先騙再說,管它會不會兌現)現在買方也是看到未來房價崩跌後的價格,開這種價格算給你面子了.賣方要賣,有在合理價格範圍嗎?還不是亂抬一通.買方出的板橋一坪15萬的價,非常合理.
我舉個例子3年前預售屋,可買到價位 16W <--這不是應該是今年的價格嗎?? 預估未來三年的房價有給它準到哦!2年前建構中,可買到價位 18W1年前建構中,可買到價位 20W今年520新成屋,可買到價位 24W,喊價30W今年9月新成屋,可買到23W,但喊價28W請問小弟等的合理價,應該是多少呢??我現在出價20W,是合理價? 還是會說成"瞎",還是"蠢"??買在16W的都賺,可憐的是520時進場的投資客,你要原價24W賣出,都不一定有人想接
買賣雙方合意成交,就是市價,我覺得沒什麼合理不合理,成交價就是事實,所以只要有人出低價有人想急變現,就OK,出價不滿意沒變現壓力頂多等下一個有緣人,如果有決心的話,買方市場發球權回到買方,賣方不快樂,但過去幾年是賣方市場所以買方也很不樂,總是風水會輪流,認清現況就不會太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