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不合理的,成交價格與市場價格就是合理,賣方市場時,加個兩成為賣價,當轉買方市場時開個八折還算客氣吧,一來一往等於沒降,那你覺的八折合理嗎? ,作好功課看有無認識銀行或代書的,應該會有附近行情的資料,再與市場接近開價付握旋金接下來有賣壓的就會談,沒壓力的就等到天荒地老了,看緣分了,只是近期房子可看的會愈來愈多,有那麼急嗎? ,桃園供給量很大吧,93~97折開價? 真是佛心來的? 。
scsb240 wrote:沒什麼不合理的,成交...(恕刪) 現在很多拿房子出來賣的都是先把自己想賣的價格除已0.8來開價,隨便你殺阿...根本就不痛不癢!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武陵路底的禾楓x墅,建商開價1280,我在網路上有看到1580,你再殺也不痛不癢,就算建商開1280,當時實際成交價格也非1280,而且線在景氣更不如當時,所以出八折都還是太多了...建議要買房子的人多留意吧,多跟建商或代銷聊聊...你就知道仲介開價多誇張了!現在仲介打來找我看房子,我都不太想去了,看到價差這麼大,出八折我都懶喔...
買房 先要瞭解物件附近成交的行情擬定自己可以承受的底價後再來就是出價(出價當然是低於你自己的底價 保留加價空間)現在的行規就是 開價除1.2不是開價打八折歐妳會發現 開價除1.2差不多就是仲介的底價 (因為屋主不願意負仲介費 所以賣方的佣金要轉介給買方)砍兩成 開始談剛好而已 狠一點的 連仲介的佣金也給他砍下去當然 也有些屋主開價蠻實在 只加個1成(可能缺錢 急售 或是 斷頭)但是那是少數但是 開價有誠意 就不殺價嗎?錯了 照殺!!! 妳缺錢 妳斷頭 是你家的事只不過 砍的成數 少一點而已~~~
eocc2005 wrote:現在很多拿房子出來賣的都是先把自己想賣的價格除已0.8來開價,隨便你殺阿...根本就不痛不癢!(恕刪) 如果是預售屋八折 真的太少 現在的預售屋 價錢都太虎爛明明只有30不到的行情他開50跟你說 成交給妳35 直說你賺到了~~~
我認為買預售屋或是新成屋是應該先打個八折,甚至是七折,然後再往上出價。這肇因於台灣建商的開價都過高,成交價20萬的房子,往往開價都要高至25萬甚至30萬元,所以打個八折或七折再調整是合理的。 但買二手屋的話就要注意了,每個賣家賣房子的理由不同,房屋的價值也隨地段、樓層、格局、屋齡而差異甚大。有的賣家開價合理,有的可能是投資客故意拉抬價格,所以買二手屋反而要勤做功課,調查區段行情,審慎出價。 以三峽為例,之前跟仲介去看屋時,仲介問我出價多少,我告訴他這裡的房價我認為10萬到13萬比較合理,以目前這個賣家1坪出價14萬來算,我想他當初買進的成本可能是12萬左右,也許更低。如果是我,會從11萬出起,但原則上不會超過12萬元。或許這個價格對賣家有點殘酷,但市場環境已經不同了,出這個價格也是讓他思考目前環境的趨勢。 所以建議買二手屋最好多做點功課,但若是預售屋或是新成屋,我想真的不要客氣,先從七成開始,我想目前比較不好賣的房子,成交價落在75成是可能的。
開價幾折開始談是不准的 , 我看房子看了快一年了 , 每個地區 , 建案的開價都不同 , 特別是透由仲介賣的 , 有些仲介沒有底薪 , 單靠獎金 , 賣方的房價賣的越高 , 他的抽佣會越多 . 當然開價開高高的 . 甚至有幾個根本賣不出去的案子 , 開價開的天價 . 帶看先看那間 , 然後帶看別間 , 以那間高價的來比價 . 就是要你覺得後面的房子便宜 ...個人開價會用實際的[(地坪x地價)+(建坪x建坪單價)] x 1.15 開始談 . 可以發現建商多半會開價開在x1.5 倍 .... 成交多落在1.25~1.3 左右 . 而地價和建坪單價是要去做功課的 , 否則開出的價格給人家笑 (無論是笑不懂行情還是笑凱子) 都是自己的損失 . 看到中意又適合的房子就去議價搂 , 現在的行情 ... 最近甚至接到半年前留資料的建商 , 或是仲介的電話 , 先前我用x.1.15 開價的 , 被人家笑 , 現在人家都打電話來叫我過去談 , 所以千萬別當凱子 , 也別當呆子 ... 做功課先 , 去內政部查查地價 , 再看房子建造的年份 , 是否開挖地下室 , 筏式基礎 , 結購 , 廚具 / 衛浴用品啦 .... 的來估算建坪單價 . 開出的價就是讓建商有賺 , 可是也賺不多的 , 那樣才雙贏搂 . 有很多建商姿態先前都高高的 , 一定要賺滿3成以上 (地價用現在漲上來的在算) , 等於是賺兩手 (養地賺地價 , 再賺建物 ...) , 但是最近看來 , 開價都不變 , 可是都叫你過去談搂 .開價變動下調的話 , 那先前幾個月買到同建案的屋主不就跳腳 ? 所以說開幾折是不重要的 , 主要是你想花多少錢去買 , 而你出的價格又是合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