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免息看起來很不錯 但是別忘了現在房價挺在高檔
隨時都要墜落 再來政府補助你的錢也是你繳的稅金
有啥好開心的 最開心的還是建商啦 別傻了 孩子!
房價上升只會讓投資客在那邊走鋼索 要是引爆像美國那樣的房貸風暴
投資客紛紛斷頭 我再來看看把房價炒高有啥好處
以房市泡沫化來說
交易減少 = 稅收減少 (大家都不願意進場 都在等低點等斷頭)
建案減少 = 稅數減少 + 建設+營造+建材+仲介等等行業蕭條=失業率上升 (建商都不敢亂蓋了)
貸款抵押品跌價 = 債信出問題 或 法拍屋增加 (拍拍屁股跑路的一堆)
銀行資金無處去 = 銀行穩定收入出問題 + 爛頭寸一大堆 + 房貸呆帳一狗票
全民財富減少 = 消費力減弱 ...... (投資客都套在高點 但真正想買房子的正在耐心等待)
賣國有土地沒人要 = 沒錢 (土地房地產價格高到泡沫沒人要)
建商順利在高檔把房子套現給傻傻的買家 = 賺飽飽
體質不好的建商會倒閉 例如2000年科技泡沫化後 就有建商倒閉
狂壓竹科土地房地產 結果資金週轉不靈就倒了
然後政府在幹嘛呢 不要在那邊亂放話 用錯誤的政策害人就好
股市一樣 房市也一樣~
房屋的買家當中,有的是自住型,有的是投資型。
補貼青年購屋利息的政策,是為了補助自住型的年輕購屋者,在這個房價很高的時候,能夠少一點負擔。兩百萬雖然不多,但以非都會區的房價來看,似乎也不無小補。
至於投資型的買家,各大銀行除了面臨銀行法房貸限額的壓力以外,也開始思考風險的問題,因此各大銀行去年開始縮銀根之後,房市就開始出現壓力(建商、投資客的舉債比例最高,衝擊最大)。建商、投資型買家雖然掛高價賣不掉放著,但至少不再有那麼多的便宜資金可以進場推升房價。一但撐不下去,就會下修出售的價格了。
所以就我個人的看法,整體來說政府應該希望房價盤整或軟著陸(慢慢地小幅下修),然後透過其它的施政降低失業率、
促進經濟成長,讓國民所得提高,讓房市得到穩定的均衡才是優先考量。
建商近年的建案不是豪宅就是小套房 亂搞一通
還有一堆拿工業用地來蓋住宅大賺一筆 結果不能交屋 苦的還是老百姓
這些亂象政府有正視過嗎?
房價真正到達合理的價格不就是靠兩國論 SARS這種時機才有較好的房地產入手時點嗎?
房價漲過頭本來就需要大幅下修 這是天經地義 過去也是這樣不斷輪迴
就買房自住的買家來說 現在當然不是好的時點買房子
政府應該做的就是整頓房市 而不是成為房價推升的打手
因為不管軟著陸還硬著陸 房價都是要下修
現在騙人去貸款買房 之後軟著陸房價不也賠的死死
這對房貸一族有何好處? 經濟前景明明就不好
升息將是台灣有可能走的路 現在就叫可憐的自住買家跳下去會不會太殘忍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2008.08.06 02:51 pm
分別針對中古房市及預售市場所做的兩項市調─「信義房價指數」及「住展風向球」,今天同步發布結果,第二季中古房市呈現「價量齊揚」,顯示動能充沛,但七月份住展風向球則下修至34分,是今年三月以來新低,燈號呈現衰退的黃藍燈,距離嚴重的「谷底加速」藍燈僅差兩分。
信義房屋企研室表示,雖然第二季中古房市表現依舊亮眼,不過由於交易情況呈現逐月萎縮,因此對第三季並不樂觀,判斷第三季將回歸去年下半年的整理格局,交易量應會持續收斂,價格部分,則預期將呈現區間盤整態勢。
住展調查預售市場方面,受到股市重跌、泡沫說等影響,7 月份的議價空間從6月的14%,再上揚至15%,議價空間平均放大了1個百點,另外五月以前豪宅工地一周有10~20組的來人,7月份平均僅剩下個位數,成交組數較慘憺的6月,又減少了二成左右。
不過建商在鬼月依舊賣力推案,北台灣達1216億元,有38個案子案量超過10億元,較去年鬼月成長13%,出現鬼月淡季不淡的市況,但928黃金檔期能否維持,則仍待觀察,這兩個月價與量的互動與變化將是重要的觀察指標。
信義房屋企研室主任蘇啟榮認為,現階段全球景氣的走弱,已是市場共同認知,近期台股雖已出現底部整理訊號,對於房市信心的影響將會減輕,但綜觀整體房市的發展,仍需仰賴下半年度的經濟發展成效,最快仍需等到明年第一季,才有可能具體反應在實質經濟數據及房市的表現上。
===================
看來房市走下坡應該是確定的方向了
只是谷底在哪? 現在還看不到就是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