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問問自己~目標是幾歲買房!!!如果剛進社會就想買房,那我們這些存個10~15年的才付得起頭期款的是不是要挖個坑埋了連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租到40歲才首購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別好高騖遠,別人有能力買是因為別人上輩子積的陰德夠多,所以有個富爸爸、富媽媽我們這些背房貸的看著那些接收富爸爸、富媽媽的直接給房的是不是也該去責怪自己的父母呢?像我家孩子問的~為什麼社區某個鄰居年紀相仿每2~3年就換一部車,而且從國產換到現在賓士、保時捷都有我也直接跟孩子講,不用買房就差很多了!!!如果今天我們不用繳房貸,我也可以跟它們一樣~但是,我們靠自己不用欠別人,下輩子就不用還~至於你們,不好意思自己的家自己賺自己養,以後我們也不奢望你們會養我們我們會顧好自己人生不難~難的是怎麼去對抗自己的心魔如果自己賺多少花多少,不懂儲蓄、投資、理財還要跟有錢人過一樣的好日子,那永遠買不起房自己的社經地位和能力到哪就自己承認,越級打怪只會落荒而逃!!!
人性本惡 不老實 wrote:「對於一般人來說,買房最大的困難點在於『自備款難存』。」 其實不是自備款難存,而是貸款太容易了。正常買房應該是全額付現,而建商為了讓大家買房更容易,使出了高額貸款的招數,大大降低了購屋門檻,實際上是讓購屋族開了很大的財務槓桿。
月薪十萬 不買房 等於全部花掉 人生會幸福很多 出國 手機 大餐 娛樂但就是最後要回老家 或住 很老跟破舊的房子買房就是 一輩子什麼都沒有 老了剩一個可以免強有點老的房子沒有對錯 找自己喜歡的方式 只是未來發展可能要想一下如果你發現你能力很強 在公司前景看好 可能調薪到每月二十萬 這時候 房 跟 生活都可兼得若前景不佳 在折衷取一就好然後通常公司績效好的會有三分之一 換算現有勞工七百萬個 會至少有一百萬個 所以他們都很可能買房所以當然相比之下 會覺得有點失落想想能否買房 跟 個人收入表現 才有相關 ,但 表現一班的是大多數 大家一起折衷選一
delenatii wrote:其實不是自備款難存,而是貸款太容易了。正常買房應該是全額付現,而建商為了讓大家買房更容易,使出了高額貸款的招數,大大降低了購屋門檻,實際上是讓購屋族開了很大的財務槓桿。 不是建商為了讓大家買房容易,是政府為了讓大家買房容易,才會提供高額貸款。抑制房子漲價很容易,每年收取高額稅金跟高額交易所得稅就好,政府也多多蓋社會住宅讓沒房子的人有房子可以租;這些道理就跟交通環境要好,大家要遵守規矩、互相禮讓一樣,但是在台灣的政治環境說的比做的容易一千倍!新青安立意良好,但是讓投機取巧的人有機會靠人頭投資房子,墊高了房價,好政策變成爛政策;而像台中這幾年,沒有蓋社宅反而瘋狂賣地給建商,最終房價也會被推升上去。不過這兩種施政出發點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是配套沒做好,一個是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但看清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