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房價所得比」是沒有意義的數據,所以不必抱怨台灣房價高薪資低!

幫政府說話、洗白不意外
看看本地房屋自有率,再重寫標題吧。社會風氣就是如此,房價高也和想「擁有」相關。如果大家都接受租房,現況就不會是這樣。連社會住宅都很難推的地方,跟大家推廣租房,不是笑話嗎?
sunfire1124

如果實價課稅, 房產持有成本太高, 且出租的標的是法人持有而非個人持有, 推廣租房就相對容易了! 美國租房的人比例高很多, 搬家對他們而言是家常便飯.

2025-03-11 8:49
這個二分法很好笑,同意你的就是有唸書
不同意的就是沒唸書?

AI SYSTEM wrote:
而且有讀過書的人都知道
ericyomr

古早人沒念書, 傻傻存傻傻買房, 都是傻的 [XD]

2025-03-11 9:06
台灣落伍的稅制和早期不公義的政策, 導致土地讓少數人把持,
讓土地產生的經濟效益落入私人口袋, 這是真正的問題!

如果能落實非自用住宅按實價課稅, 房價就不會炒那麼高..

現在的房價是人為炒作起來的! 人再怎麼努力也很難追得上.

我本身有資產, 我不仇富, 換個角度看, 我也是既得利益者,
只是把台灣跟國外放在一起看, 這是台灣特有的現象, 利用
土地房產, 以及不公平的稅制, 賺取大量的暴利.
我不會常常把黃金拿出來看,
但是每天都要回家呀!

這兩種東西的需求不一樣,
可以這樣比的嗎?
Gary2013 wrote:
我不會常常把黃金拿出來看
但是每天都要回家呀!


你沒有黃金.
「房價所得比」是一個有參考價值的數據,但不能單獨作為判斷房價高低的唯一依據。
只是個過程 wrote:
最近AI系統不穩定,

常壞掉。


那換一套,用DeepSeek回答看看好了


高房價所得比確實會對整體購屋意願產生顯著影響,具體表現如下

### 1. **降低購屋意願**
- **購房壓力增加**:當房價遠超收入水平時,購房者需更長時間儲蓄或承擔更高貸款,這會讓人推遲或放棄購房計劃。
- **負擔能力下降**:高比率意味著家庭需將更多收入用於房貸,影響其他開支,進一步降低購房意願。

### 2. **影響購房選擇**
- **轉向小戶型或偏遠地區**:購房者可能選擇更小或更偏遠的房屋,以減輕負擔。
- **租屋替代**:部分人可能選擇長期租房,而非購房。

### 3. **對不同群體的影響**
- **首購族**:年輕人與低收入家庭受影響最大,因儲蓄有限,高房價所得比讓他們更難進入市場。
- **投資者**:高比率可能降低投資回報,影響投資意願。

### 4. **長期影響**
- **市場需求下降**:長期高比率可能導致購房需求減少,影響房地產市場穩定。
- **經濟影響**:房地產市場放緩可能波及相關行業,如建築、家具等,影響經濟成長。

### 5. **地區差異**
- **高比率地區**:如大城市,購屋意願可能明顯下降。
- **低比率地區**:影響較小,購屋意願相對穩定。

### 結論
高房價所得比確實會降低購屋意願,特別是在房價遠超收入的地區。政府可通過政策調控,如增加住房供應或提供購房補貼,來緩解這一問題。


AI哥要更新一下還是換另一套回答呢?
你好: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不是房價有問題,是你的收入有問題

自由市場本人會自主調控售價,大家都知道產品訂價過高賣不出去,但當產品訂價很高卻沒降價的時候,那多半是你的錢包有問題
AI SYSTEM wrote:
常看到有些人抱怨台灣...(恕刪)

那你發這廢文有意義嗎?
房價跟房租不是絕對關聯,但卻是相對關聯.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