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平 wrote:
我現在手上4000萬現金,我一點也不想在台灣買房,台灣房價崩盤也不關我屁事。
我5~10月住在峇里島,11~4月住在普吉島,每個月3~4萬塊就可以租到非常好的房子。
一整年下來,我的居住成本連50萬都不到!
含水電含家具含管理費,有些甚至還附有健身房,這樣住一整年不到50萬。
而這個價錢,在台灣很多地方連一坪房子都買不到。
你們繼續「惜售」沒關係
台灣房市的最後一批韭菜,早就被新青安給割到乾乾淨淨了。
等新青安的寬限期一過,他們發現怎麼幾年下來房價不漲反跌啊,那時候全部的韭菜都會拋售。
所以
你們繼續「惜售」沒關係
台灣年輕人其實只剩二種
一種是已經被房市套牢的人 他們不會在乎你有多少房子惜售
一種是像我一樣有主見的人 我們不會在乎你有多少房子惜售
你們繼續「惜售」沒關係
反正台灣很快人口就會跌破2000萬了,我就等著看到時候誰要買你們的「惜售屋」。
...(恕刪)
答案很簡單
因為4000萬沒辦法移民
台灣很多中產階級都是這樣
有點錢 但是又沒有到非常有錢
所以買房子就變成越級打怪
其實4000萬 拿個幾百萬在桃園台中或高雄買間老華廈一定夠
但是卻又想住台北市中心新房子
當然就辦不到
因為能在台北市中心買新房子的
身價差不多都要上億
其實不管在峇里島還是普吉島住多久
你不會變成印尼人或泰國人
年輕是怎麼玩都可以
年紀差不多到了50-60歲
開始有一些慢性病要領長期處方籤
就沒辦法這樣到處跑了
在印尼或泰國 外國人沒有醫療保險
突然生個大病就十幾萬或幾十萬的
那時候就會覺得不夠花了
其實這就好像租房子住一樣
租幾十年 房子不會變成你的
我猜4000萬是繼承來的?
如果是二三十歲的人
4000萬的確一個人可以躺平過一輩子
但是要結婚生小孩養家就不太夠用
不過也不一定
因為我小時候以為1000萬就可以躺平了

所以再過20-30年
4000萬的購買力可能只剩不到2000萬
到時候覺得不夠也來不及了
至於現在的房子是哪些年輕人在買
這個影片可以看一下⋯
不靠爸媽誰能在台北買房 6種職業購屋族增加 台北新案單坪破120萬
許多房子並不是惜售
而是價格就在那邊
股票的買價賣價就差一檔
房屋的買方出價和賣方底價就差一二成
差不多同樣的意思
tuan88 wrote:
因為4000萬沒辦法移民
台灣很多中產階級都是這樣
身家如果只有4000萬在台北市不算中產,只是有間老房子住

前幾天同學會,同學從美國回來,主要是長輩賣掉美國房子回來買新北房子,老了需要醫療照顧,台灣醫療水準夠又健保吃到飽
至於東南亞是這樣的,有錢超有錢,沒錢的窮到不行,如果單身去是爽爽過,有家庭小孩的去那是磨難



住美國的往返台灣來回兩邊住真的很多,我一個鄰居過年前兩星期一個人回來住到現在,她說等到牙齒弄好才要回美國



40多年前往美國跑的那群人,現在都陸續回台灣養老了,而且賣掉美國房產後回台都買不只一間房,另一個小時候鄰居爸爸回來後林口買了2間給孫子,自己淡水買一間
想買房子的人不要以為自己是在跟一樣口袋羞澀的人搶房子,多的是有錢歸國養老的老人在買,名字是買給兒女跟孫子
A咖錦衣衛 wrote:
身家如果只有4000萬在台北市不算中產,只是有間老房子住[]
前幾天同學會,同學從美國回來,主要是長輩賣掉美國房子回來買新北房子,老了需要醫療照顧,台灣醫療水準夠又健保吃到飽
至於東南亞是這樣的,有錢超有錢,沒錢的窮到不行,如果單身去是爽爽過,有家庭小孩的去那是磨難[][][]
住美國的往返台灣來回兩邊住真的很多,我一個鄰居過年前兩星期一個人回來住到現在,她說等到牙齒弄好才要回美國[][][].....這位阿姨年紀可以當我媽,我還開車送她去士林牙醫診所
40多年前往美國跑的那群人,現在都陸續回台灣養老了,而且賣掉美國房產後回台都買不只一間房,另一個小時候鄰居爸爸回來後林口買了2間給孫子,自己淡水買一間
想買房子的人不要以為自己是在跟一樣口袋羞澀的人搶房子,多的是有錢歸國養老的老人在買,名字是買給兒女跟孫子
...(恕刪)
我也是有點驚訝到
原來4000萬在台北已經不算中產階級了

以前年輕的時候
台灣美國歐洲到處飛兩三邊住也是沒問題
飛到變成航空公司的高卡會員
住到變成飯店的頂級會員
但是年紀到了還是會被綁住
美國的醫療是貴到令人髮指的程度
而且醫療保險是一塊 眼科和牙科又是另外的保險
造成很多老人實際上沒辦法退休
美國的大企業都會提供退休專案
幫退休老員工支付最基本的團保醫療險
不過最近也開始砍這一塊了
所以美國人差不多要工作到不能動為止
台美人至少還可以回台灣養老
可是就會擠壓到原本的台灣人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台灣除了到處都有的便利商店
還有到處都有的醫療資源
牙科還可以隨到隨看
有次周末吃堅果牙齒崩了一小塊
馬上找到還開診的牙科
處理完 竟然還可以當天貼片就弄好了
全世界有哪裡可以這樣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