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光看五年內賣房獲利要繳的稅, 怎會有人去投資房產?

我不太懂。但好像你寫自住然後放六年。如果房子漲1000萬賣掉稅只要60萬。400萬免稅額,自住稅只要10%。

而且最主要不是說投資房地產賺錢。最主要是說你沒房,現在不買以後可能貴很多。
會相信房地產能賺錢的都是自住客,
自住客大多是一般受薪階級,每個月固定領薪水,
不知道他們的薪水是怎麼來的,不知道公司是怎麼經營的。
所以自住客就會以為買間房子就有資產,
買第二第三間房子就可以收租。

其實用邏輯思考就會了解自住客是多麼無知。
如果房子收租好賺錢,為什麼沒有公司蓋大樓專門做住宅出租?
為什麼房地產公司的出租對象通通是商業客戶呢?
就是因為住宅租金其實很低,房租要繳20-30年才回本。
這就是一般自住客或小投資客無知的地方,
任何投資都是越快回收本金越好,
優秀的企業都在講一年賺幾個資本額,
出租住宅要20-30年才賺一個資本額,不是笑話嗎?
商業租金都是5-10倍以上才是真的能賺錢。

我們可以看看房地產行業其實本身並不持有房地產或是快速轉手。
例如房仲業都沒有房地產,他們只收服務費來獲利。
如果房子真的值錢,那他們為什麼不自己買房子呢?
建商也是一樣,雖然他們持有土地,但土地成本只占房地產很低的比例,
他們只是拿房地產向銀行抵押拿到資金蓋大樓,
建商本身沒有真的持有大樓的產權,
他們早在建設初期就趕快賣給大投資客,就把風險轉價出去了,
大投資客又再把賣給小投資客(就是比較有錢的園區工程師啦),
最後小投資客再賣給自住客。
做投資的都快速轉手不長期持有,
因為持有越久越虧。
只是房地產行業長久以來給社會大眾洗腦讓大眾變得無知。

這次央行打房的目地就是要讓自住客清醒過來,
讓住宅漲不起來,這樣以後買房就不沒必要搶買,隨時買都可以。
如果差價是1000萬 ,
稅就算是繳60%,
也賺400萬,
問你,
你不想賺嗎?
股票10%都覺得有賺了,

所以真正要幾乎沒獲利,
大概要80%以上的稅,
才是算沒有獲利空間
Peter2302 wrote:
光看五年內賣房獲利要...(恕刪)
如果只看五年內要繳的稅代表他視野太短小了 難怪只能當魯蛇
如果你是專業投資客 10~15年前一次買5間透天(或是陸陸續續買了五間)拿來改套店收租
每個月收入50~100萬,15年後的現在賣掉一間大概也結清全部的貸款了、光是房租收入大概都超越房貸了
房貸結清之後你這些都變成0成本的現金流、就這現金流來說你只是日常開銷基本上是花不完的,所以15年後的現在你應該有8~15間房子了、月租金收入大概在150~300萬之間、就企業的角度來說這實在是零錢而已、但是如果這只是你單個人家庭的資產呢?
而且以前你買這些房子貸個7~8成1~2000萬大概就可以買5千~1億的房子、就問你上班族拿的出一億來買ETF嗎


大鼻

你說得太複雜了 我最近剛賣一間房子扣掉稅賺了幾百萬 幾百萬在買間新房投資出租 在放個幾年扣掉稅我還是賺錢 對我來說就很開心了 至少生活無憂無慮的 什麼專業投資客 要當你去當阿[安慰]

2024-10-02 14:00
賣不掉,加價賣!

把政府也要賺的45%加進售價裡一起喊價就是了!
Qeen is King~ wrote:
如果差價是1000萬 ,
稅就算是繳60%,
也賺400萬,
問你,
你不想賺嗎?
股票10%都覺得有賺了,

所以真正要幾乎沒獲利,
大概要80%以上的稅,
才是算沒有獲利空間(恕刪)

Qeen is King~大,小弟有個看法,你提的數字剛好,
所以借來當例子,並無不敬之意。

大部分人在談房地產賺錢,談的都是獲利,
但拿來對比的股票、ETF等其它投資,大部分說的卻是年獲利率,
這樣對比的基礎是有偏差的。

如果價差漲1000萬的房產,以google〝房市年漲幅〞得到結果
預售屋2024年上半年對比前2023年同期,年漲幅最高的是台中市31.5%,
新成屋及中古屋漲幅會低於此,但以此漲幅來推算,即本房產購入價是3175萬,
價差漲1000萬售出扣除房地合一稅45%,淨利550萬,
因為漲幅是〝年〞漲幅,所以,〝年〞獲利率是17.32%,
如果算入仲介費(2%)*2,(3175+4175)*2%=147萬,
淨利剩853萬,稅後淨利469.15萬,年獲利率14.12%。

以結果論,是比股票10%獲利高很多,
但是要注意,年漲31.5%在房市長期來看是少數,也不是所有區域皆是,
經濟日報的報導108Q4-112Q4漲幅第一是竹北118.38%,第十是新化68.4%,沒有雙北
所以股票來說,這是難得一遇的妖股,
如果房市漲幅為20%,年獲利率就降為8.22%。

以上計算純以投資而言,不加入其它考慮因素,
以投資而言,房地合一2.0稅率夠高了,
為什麼會有房地產賺得多的感覺,
是因為投入資本高阿!幾千萬投入股市,
10%年投報,年獲利也是幾百萬不是嗎?稅還比較便宜。

不過,經濟的事還是溫和的成長比較好,
我覺得任何事物年漲幅31.5%是很可怕的。
真的完全同意樓主的看法!
投資房產不如投資台積電 0050ETF長期持有賺更大!
房產變現流通性差,損失機會成本高!
懂的就知道怎用股票賺大錢,會說投資賠錢的都是亂買一通心態不好短視近利當然賠!
lemontry wrote:
真的完全同意樓主的看法!
投資房產不如投資台積電 0050ETF長期持有賺更大!
房產變現流通性差,損失機會成本高!
懂的就知道怎用股票賺大錢,會說投資賠錢的都是亂買一通心態不好短視近利當然賠!

完全同意樓主的看法?!

食、衣、住、行,是民生四大必需品。

吃東西又不會增值!你幹嘛吃東西?!

衣服穿過變二手衣!你幹嘛穿衣服?!

車子掛牌變中古車!你幹嘛要開車?!

唯一可能增值的就是房子,這叫做附加價值。

不買房子!難道要睡紙箱嗎?!



大鼻

竟然有人說要買台積 ETF 真的是耗呆無誤[笑到噴淚]

2024-10-02 16:34
Qeen is King~ wrote:

如果差價是1000萬 ,
稅就算是繳60%,
也賺400萬,
問你,
你不想賺嗎?
股票10%都覺得有賺了,

所以真正要幾乎沒獲利,
大概要80%以上的稅,
才是算沒有獲利空間

.(恕刪)


所以說

當初廢奢侈稅
改房地合一的

把它用圖利罪抓起來就對了

奢侈稅
用市價課稅

房地合一
用獲利課稅
還能扣炒房成本

擺明就是圖利垃圾房蟲建商

維持市價課稅
房價就不會暴漲了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