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016435 wrote:一開始就該規定建築成本三成為房貸上限, 要賣高價是你建商自已去想辦法補貸給買屋者或有能力的去買, 因為大部份都沒有那麼多錢, 房價自然受壓制 高房價就是在【價格驅離】,這已經是最人性化的機制,幹嘛要壓制房價?!買得起就留下來,買不起就洗出去,再不行就送回老家吃自己,養養豬餵餵雞鴨鵝,發電給台北用,提供食物給台北吃,別一窩蜂擠來都會區抬轎,社會自然欣欣向榮。
等跌價才要買的人,你認為它會進場嗎?不會的,因為它們總覺得還會跌,晚一點買更便宜,所以繼續等,從20年前就開始等了,有多少人會危機入市?都是追高的?有誰次貸有去炒底買股票的?就算讓你等了20年後撿到你要的價格,你會期待房價跌還是漲?所以房價不會跌的,這是人性。
個人覺得空間一定會有三年前買的房子這幾年賺一定有賺寬限期可能也快到了該出場的就小賺出場你是買家會不會拿這第七波當屠龍刀去大開殺價?鐵定會的嘛有槍都掉到你眼前了,還不用就是你傻了不給砍? 不給砍就掰掰阿消息面就站在買家這邊該你拿翹的時候,還不趕快翹一下但你想砍很低,想要崩盤價,老實講也不可能現在大概只能多砍個5%~10%吧畢竟這是政策面的壓制不是經濟面的壓制房價的發展大概就像上漲的股票頭頭高,底底高只能期待修正的時候進場噴出的時候賣出自住? 自住就不要去想什麼獲利這種事情只有一間房,獲不獲利其實都不太關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