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7年級夫妻看房一年心得分享

閱 一堆人說新青安方案五年後會一堆拋售的 2028年來驗證房價漲還是跌 小摩星的2025一折根本就是唬爛
我也是無聊

當年也有個小火師說A7合宜解禁後會一堆拋售的,到時A7房價就狂跌...結果...結果解禁後小火師就不見了....

2024-09-18 12:12
大鼻

小摩星也換ID了 爛透了

2024-09-18 12:15
最近中古房市不太好喔 ?

信義房屋只好在馬路發傳單或是上網幫公司發業配文 ?

幫小綠屋業配還不忘要嘴一下小黃屋 ?

感謝分享
可以讓我快速參考各家
有幫助
我用永慶的跑很順欸?網路問題?
很多人忘記一件事情,一個的財富能力不等於他的薪水
而是他背後的總資產能力
20幾年前其實有過一次現在的狀況,都會區漲價到3-40萬一坪
很多人想要住的房子在台北買不下去,於是往外到林口桃園或是其他地方買了
現在也是這個狀況
台灣百萬年薪的人佔60%,但不等於這些人全部都只有這些能力
有的人家裡有家族事業只是不想做跑去當上班族
有的人家裡爸媽經濟還不錯贊助幾百萬只是小case
也有的人家裡土地和房產不少可以當作金援
這些都是數字看不見的,而這往往才是台灣人真實的消費力
還有更多沒繳稅但私下賺很多錢的水電工或是做餐飲的...........
比起3D,實景不是更重要?真的要看屋,實際屋況比模擬3D重要吧
葉的有點太明顯 文案能力要加油
3D屋況我覺得噱頭居多,因為還是在螢幕上看,而且都是超廣角鏡頭拍攝,所以變形嚴重,假如可以用VR看屋那就比較實用。

我認為準確的平面圖才是最實用的,再來是照片,不過很多照片也是用超廣角拍攝,看起來比實際大小還大,變成照“騙”,所以平面圖還是最重要。

現場看當然是最好,但就是很花時間跟精神,看很多間之後也是容易搞混,記不起來細節,我覺得意義並不大,看到後面只有疲累而已,並無助於做決策。

我20年來買過3間房子,預售中古都有,實際現場看屋的不超過10個(多是在早期沒經驗時)。

我自己的做法是,仲介網站看到一個物件,坪數價格格局什麼的都大致符合的,我會先在網路上做功課,先瞭解區域生活機能,譬如哪裡有賣場,哪裡有便利商店,哪裡有站牌捷運站,國中小學區位置,機能不符我期望的,這間就跳過了。有符合的就繼續往下調查,用Google街景大街小巷逛一逛,看看有沒有險惡設施,或是人行道的完整程度,以上都有符合的,我會去附近實地走走看看,這一關通過的,我才會跟另一半討論這個物件,她也覺得不錯的,才會聯絡仲介去看房子。
3D不錯啊!雖然不算是真實的
但也是多一點瞭解,再評估要不要看實場
省一點麻煩
兩筆資料
人口數目逐年資料
在2019年達到最高峰後,開始下降,在2028之前還算緩降,每年減四萬人;2028之後降幅增大,降到年減七萬人


另一個是人口金字塔,會買房主力在30~50歲,到了50歲之後,銀行不太會提供長期貸款
到了2028年可以明顯看到45歲以上跟45歲以下有明顯人口數斷層。
也就是2028之前跟之後,銀行提供貸款購屋的母體人口數大幅下降。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