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房地產要抗通膨,就要像投資客的玩法才行,房子持有時間短,很快就脫手才會賺。不過現在央行已經就短期脫手給你課重稅,獲利以經沒像以前那麼好了。在台灣大多數的新成屋大概在10年內漲到最高約2倍,除非有新的題材有可能會再漲一點。別肖想房子漲10倍,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房子終究是會老化,20年以上的房子總是要打點折來賣,所以自住客持有越久,房子越不能抗通膨。很少有人真的去計算,算出來你會嚇到。假設房價漲2倍,以下分別是等了多少年之後的投資報酬率:10年:7.17%20年:3.53%30年:2.34%40年:1.75%50年:1.40%10年就賣掉房子的投資報酬率相當於台灣股市的平均報酬率,30年才賣房,2.35%報酬率相當於世界各國中央銀行認為"適合"的通膨速率,更久才賣,比通膨還差。投資客和建商就是看準了大多數買房的人不會算投資報酬率,就洗腦說房地產抗通膨,其實並沒有。
csyincp wrote:假設房價漲2倍,以下分別是等了多少年之後的投資報酬率:10年:7.17%20年:3.53%30年:2.34%40年:1.75%50年:1.40%...(恕刪) 那個假設是錯的如果50年只漲2倍 那年化投報率當然低但是30年,40年,50年不止漲2倍所以倒推回來的投報率沒那麼低只是也沒辦法推算從現在到未來50年會漲多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