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lo1011 wrote:
之前某個網紅到泰國買房,就被幹爆,或許那個網紅本身有爭議,
但是現在台灣房價不斷三級跳,早晚有一天50萬一坪成了在台灣買房
的入門價,好比香港那種房價,然後一房成了主流,而且多數人窮極一生也買不起,
到那個時候你也只有往國外才能實現所謂居住正義,
人被逼出國外,在那裡買房置產,如果能好歹住得像個人的話,這也還好吧
在台灣活不下去的年輕人..
搬去國外你真的認為他就能輕鬆的享受人生嗎??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
年輕人都是想住那..就只能買那
年輕人口中的居住正義是指他想住台北時..台北就一定要讓他們買的起
那他們想住台北..確只買的起新北
這時是社會不公..對年輕人不公不義的時代悲劇
所以...
年輕人追求的真的是居住正義嗎??
arlo1011 wrote:
人被逼出國外,在那裡買房置產,如果能好歹住得像個人的話,這也還好吧
樓主常常Po文說到國外如何如何~
你怎麼會天真的以為:在國內是魯蛇,到國外就能變成溫拿
最佳的例子就是樓主Po這麼多的淦文也沒見你到國外實現過
所以到頭來都是淦話幻想文的討論~ 然後咧

所以退休後移居海外
這件事我以前住在日本時剛好看過電視節目介紹
也在東南亞遇過這樣狀況的日本人
我認為台灣人當然也可以去做這樣的事
在華人聚居區的話生活也不會太困難
我在國外旅行時就在一些地方見過台灣人
像是緬甸、像是寮國
要是考慮到資金
想要在當地有收入
現在有些品牌很有野心
可以去去加盟
或是去該公司任職外派
事實上一些落後國家的外派
大部分年輕人視為屎缺不願意去
自願去的話應該很容易成功
所謂山不轉路轉
在這世界上好好活的辦法很多
如果要躺在家只會在網路上叫居住正義的話
那就繼續躺平和繼續在在網路上被嘲諷吧
說個故事
我家附近的捷運站有兩個出口各有一個乞丐
一個身體有殘疾
一個好手好腳
好手好腳的那個幾乎討不到什麼錢
之前寒流來的時候我請他吃了點東西
稍微跟他聊了一下
他智力也是正常的
後來我家人就說好手好腳不工作
才不給他錢咧
我經過幾次
他碗裡基本上都沒有錢
或許大家想法都差不多吧
有時候我覺得在網路上叫的人
跟那個人還有點像
處境確實不好
但是明明還可以想到更多方法
卻不願意努力
只會在網路上吵
有意義嗎?
像是小孩子跟爸媽吵東西一樣
我想社會上大多數的人不願意幫這樣的人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新青安連環套 恐成房市未爆彈
黃琮淵/台北報導
2024年6月10日 週一 上午4:10
房價愈打愈旺,關鍵數據直指「新青安」是罪魁禍首!圖為大台北地區房地產。(本報資料照片)
房價愈打愈旺,關鍵數據直指「新青安」是罪魁禍首!圖為大台北地區房地產。(本報資料照片)
房價愈打愈旺,關鍵數據直指「新青安」是罪魁禍首!中央銀行統計,五大銀行4月新增房貸金額955.6億元,除創下歷年次高紀錄,新青安占比更高達39.72%,僅次於今年1月的歷史高點39.86%。金融圈直言,政府作莊、公股行庫配合放款,年輕人不管有無還款能力,紛紛往房市跳,將成愈來愈難解的連環套。
政府2010年開辦青安貸款,去年加碼推新青安,額度從800萬增至1千萬、年限從30年增至40年、寬限期3年變5年,另提供利息補貼1.5碼。表面是協助青年購屋,但亂象不斷,讓好不容易降溫的房市「滿血復活」。
由於新青安由8家公股行庫受理,在政府政策指揮下,各銀行幾乎「閉著眼睛狂衝量」,行庫主管私下表示,光政府利息補貼,就是筆穩賺不賠的生意,「這政策是荒唐,但沒必要(跟上面)過不去」。
從財政部的數字,就可窺見新青安對公股行庫有多補。去年新青安尚未實施之前,公股行庫每月核撥不超過2000戶,但新青安8月上路當月,直接破2500戶,隨後每月核撥戶也都有5千至6千戶的水準,今年1月更突破6800戶,占公股行庫新承做房貸量逼近4成水準。
「如果把新青安拿掉,銀行告訴你,可以貸給你1千萬,然後可以貸40年、寬限期5年、不管央行怎麼升息,利息還不會動,你不覺得很像詐騙集團嗎?」銀行主管坦言,這就是包裝後的新青安,先別論借人頭等亂象,光是這麼離譜的放款條件,就恐埋下隱憂。
民營銀行直言,高房價成民怨之首,政府沒想辦法擴大供給、興建社會住宅,反而大舉向建商輸血,提供低利、高額度、高寬限期鼓勵買房,「然後如今又要央行打房,這不會政策錯亂嗎?」很多首購族高估自身還款能力,忽視利率變動的風險承受力,未來必將反噬。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