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叔叔 wrote:20年前在高雄蛋白區...(恕刪) 難道20年前就沒一堆人喊房價太高 買不起嗎就算現在房價跌回20年前一樣有人喊買不起一堆月光族 收入其實蠻高 就是一個月存不了五千 賺多少花多少 整天喊買不起 大概一坪5萬他們才願意存錢買何況利率都調低了 收入基本薪資也上升了怎麼可能維持20年前的價格
changkulong wrote:3X年前我家開工廠,那時的員工經常性薪資大概2W/月上下。現在房子翻了不要多,四倍吧。現在薪資有以前2倍嗎?(以基層員工角度) 3X年前都會區也沒這麼多人!高房價就是愛慕虛榮的北漂族造成的,所以只要繼續炒房。把買不起的窮人通通送回老家吃自己,房價自然就會合理化。↓
ap7869858 wrote:難道20年前就沒一堆人喊房價太高 買不起嗎就算現在房價跌回20年前一樣有人喊買不起 一定有啊我說要買房時有個收入我三倍以上的說不可能買下去時說我會付不起我付清時他說房價太嚇人現在快50了,我想是沒機會買了到是他妹妺以前非常貧窮窮到孩子學電腦買不起因為大家都常在一起我知道了就用別人不要的組給他家孩子結果他們的田地是袋地開發後直接在路邊原地起飛,現在財務自由了
*阿子* wrote:樓主啊,那也是紙上富貴,賣了才算你的現在還在繳貸,你以為房子是你的,其實是銀行的 No, 資產就是資產,其價值登記誰的就是誰的,不是變現才有價值。"債權" 絕對不是 Ownership (所有權)。貸款買房,房子的 Ownership 仍是牢牢地在屋主手上。房子漲跌,仍歸屬屋主,屋主擁有處分資產的權利,這些不關銀行的事。貸款,只是在銀行立一個債務,用銀行現值的錢,錨定價格並取得一個資產,以後長期用未來的錢(已貶值) 去清償債務。並非移轉 Ownership。很多人不懂這道理,以為買房準備全額,反而錯失很多機會。
以前的利率高,比較少人會貸款來炒房。加上因為利率高,買房之後會減少消費及多找些賺錢的門路盡快還完房貸。前幾年利率低,買房之後該玩的該出國該消費的還是會去。不急著還房貸。現在即使是利率低,但房價高。即使利率低,每個要支付的利息加本金可不少。這筆高支出,會影響到原本享受的生活。最後就選擇不買房了。再說了,現在的大樓扣除掉公設。有夠小的,一但結婚生子;空間真的不夠。又貴的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