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不用頭期款買房

Z3300 wrote:
有想過這邊40歲以上...(恕刪)

誰知道房價會一直往上衝
當時大家很多都在看衰 想說中共會打過來
結果相安無事幾十年
試問
夫妻月薪各三萬
付得起免頭款1500萬30年的月付款嗎?
wros

借少一點不就好了? 奇怪, 最高1500萬又不是一定要借滿, 銀行也會審核的好嗎?[嘖]

2023-12-09 21:05
你一定是瘋了

魯空就是愛作夢,吹噓自己,不借滿沒面子啊!

2023-12-09 21:19
yousored886 wrote:
誰知道房價會一直往上衝

致富的特權
這本書告訴你答案了

大多數的人打著財商的名號
選擇輕鬆賺錢的歪路


利率政策
執政者:希望央行降低利率水準。

主要的原因,就是降低利率水準,使成本降低。

1、對一般民眾,買房買車借錢代價低。

2、對企業而言,借錢設廠成本低。

然而央行常常不如執政者的意,因為經濟狀況沒有想像簡單,
企業借錢成本低,反而不去設廠,而去炒房,

而台灣經濟大環境因為低利率,造成一般人雖然工資上漲,卻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反而有實質薪資倒退的現象。


低利率->通膨,抗通膨->升息。

低利率政策治本不治標,大環境經濟要成長,需要靠「研發」與「創新」,例如近期很夯的AI科技,才能走出困境。
你一定是瘋了 wrote:
卡債130萬,協商後50萬結清,我真的爽翻,這麼多年過去,信用也沒問題了


我好奇的問

你當年刷了多少

還了幾年變130萬

這期間你付了多少??

最後才協商成50萬的??



只看130和50感覺很爽.問題是...協商前你一塊錢都沒還嗎??
你一定是瘋了

一開始當然乖乖繳,後來去代償整合,最後才斷繳,發現好像不會怎樣就不理他了,又不會被抓去關,名下也沒資產怕個屁喔

2023-12-10 0:12
政見的免頭期是全額貸不是政府出欸
是在帶什麼風向
這個政策很有趣,反應出房市的低潮外,也間接的讓一些既得利益者,表現出明顯的貪婪

為什麼這麼說?

如果現在房市很熱絡的話,又已經有青貸了,政府幹嘛又多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政策

當然的是盡可能的讓庫存銷出去,讓錢趕快進來,反正讓沒房的年輕人“感覺”可以買得起房就對了

讓年輕人買得起房這件事很好啊,但房貸也就來了,這時候有趣的就來了,可以來比較看看台灣勞工的薪資中位數跟房價中位數

如果用薪資中位數來看,以一個雙薪家庭保守年收為100萬,保守的用1/3的年收來繳房貸,以還可以的價格買一間1000萬的房子,光本金就要繳30年以上,這還只是以“最保守”且“不含利息”的方式來看

一定有人會說,那就是年輕人不努力啊,房子就是要買了,然後想辦法去賺錢啊!

那可以再看上一段,中位數就擺在那,不要講一些極端的例子,如果連在50%努力的人,買房的距離都這麼遠了,那還要說人家不努力?

講到這只想說,自己身為白手起家的中年人了,有時遇到一些努力向上的年輕人,多少會有點惜才,但每每聽他們在講房價,都覺得這房價到底怎麼了

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大部分的收入都要負擔在房貸上,無法支持在其他經濟活動的話,這個國家的經濟將會呈現假性成長,真性衰退
爽到銀行 建商 財團 銀行放貸賺錢,建商炒房賺錢, 財團 養著低薪的房奴 賺錢

把人民當房奴的政策在台灣滿成功的。 泡沬的數字,很多未爆彈,淘空灣的未來~~~~~

歷史循環 見證, 房子會一直漲嗎????

40年的青貸, 總有一天會出現 你的房價比貸款還要低!!!
space123

讚~把人民當房奴的政策在台灣滿成功的!

2023-12-10 5:50
在低薪追不上通膨的時代,一個錯誤的判斷,可能斷送後半輩子,成了房奴。從有存款一系之間變成了負債。
中央財政已經說了,台灣的房貸還款能力出現不穩現象,這是緩步升息的主要原因。
想想過去貸款20年,現在貸款要40年,這是薪資上漲幅度追不上通膨的結果。

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當房價高於人民所得上限,就算是投資,你要賣給誰,還款還了40年,這房子只剩下幾能的壽命,大樓要都更的條件,真的不容易,哪有什麼容積率?如果沒有足夠的商業價值,加上每戶的經濟能力,都符合才會成立都更。所以買高樓大廈就不要再去想未來會都更。

買了就是套住,過了7年你要賣,薪資追不上通膨之下,更難賣,也只能降價求售。在上漲空間有限,除非你找到收入不錯的買主,但這些買主經濟環境不錯,有能力賺個3000萬,為何要購買個中古屋呢?

建商當初拼命蓋大坪數,挑戰購買者,發現賣不動,只能蓋小坪數,將總價壓低,不就是最好的案例。現在的建商聰明了,掌握購買者所能承擔的費用後,坪數越蓋越小,價格越來越高,但也不要高興,這些小坪數將來要負擔的保全人事費用,因為總戶數少,也會隨著基本工資調整,每坪管理費都會成為負擔。

不用頭期款買房,本身就是個陷阱,就如同早期的低利貸款,先衡量自己的能力。買房容易,養房難,如同買車。

現在的環境不是你努力有用,是外在環境的競爭,是團隊的競爭,是技術的競爭,是公司資本的競爭,已經不比以前的年代了。

有錢還是到海外發展吧!把自己的語文能力建立起來,投資技能,投資自己,才是走長遠的路,不要被房貸綁死,自己成長不了,可能在3x~4x 多歲就會被淘汰,你還有能力還房貸嗎? 想想現在的台灣,中齡失業的有多少人?這些人不努力嗎? 店面倒閉的有多少,也是不努力嗎?
生意好,房東就上漲房租,所以是不努力嗎?只不過這些人不想變成房東的賺錢奴才罷了。
怎麼感覺樓主就是在鼓吹~如何讓年輕人成為40年房貸奴隸?
smuycdk wrote:
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大部分的收入都要負擔在房貸上,無法支持在其他經濟活動的話,這個國家的經濟將會呈現假性成長,真性衰退

經濟火車頭

就是剝削人民
大半輩子的收入來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