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20年的華廈跟目前大樓社區的設計問題?

較大的分界點是在當年的921地震後的修法
A咖錦衣衛 wrote:
因為都市計畫施行細則有規定那塊地必須怎麼做,前面路不夠寬要後退到夠,人行道也要留2米出來,與隔壁棟間有開窗要退縮最少1.5米,與後棟房屋退縮3米,甚至還有規定要作騎樓,有的規定不能做圍牆,基地太小的被這樣前後退了七米八米變成扁的


沒錯,法規都有規定,不懂可以問建築師

就是有人先有立場,再來決定看事情的角度

這時候不管看什麼都覺得是在偷容積率
jaco54321 wrote:
因為能找到的建築基地...(恕刪)


不是....

即使都更拿到一片大建地,也會被分割成很多小建地

因為每個地主都要那個view,或者要一樓店面...
登卡普 wrote:


的確有誤導之嫌

社區大樓中常見到的公設,有些屬於法定空地一部分,比如中庭花園、無頂蓋的籃球場、運動場之類的,這些法定空地並不會被列入公設比,不過,這種社區中的法定空地,如果都市計畫沒有要求臨路退縮作為人行空間,也沒有沒有申請開放空間容積獎勵,通常僅限社區居民使用。

法定空地是建築基地應保留一定比例面積之空地,使臨接建築物可以有日照通風採光防火等

有些地方政府會要求一定規模以上的法定空地需要進行「綠化」或一部分開放公共使用,
各地政府容積獎勵鼓勵開放一部分的法定空地供大眾使用,留設的開放空間有效面積總和,
不得少於法定空地面積的 60%

公寓大廈沒有遮蔽的公共區域(法定空地),當然不是一定是法定開放空間
有好也有壞
有一塊中庭可以讓社區的人使用休息
小孩也有地方玩耍
但是噪音會在整個中庭迴盪,很吵
這種說法從何而來?哪個地區?
以前容積獎勵的開放空間設在中庭,完工後很容易圍起來不給公眾使用,現在不可以做這種設計了,或者做了的部分不給獎勵,自然這種設計就少了
基地不夠大,要實現有中庭起碼要有個1500坪以上的基地面積。
STE25 wrote:
目前建蔽率容積率法規...(恕刪)


我也覺得是一棟要兩梯的關係,所以現在都一層很多戶共用兩梯

以前蓋口字型大部分兩戶一梯,每棟連在一起,多一個共用壁少一面牆,節省建築成本,但是每一戶互相影響很大,噪音容易傳遞


現在這樣蓋比較好,廳梯大,容易戶戶邊間,一面牆是廳梯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