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少子化跟房價無關

lycer wrote:
房蟲說
經濟爛
房價才有可能跌

看來
又不準了


經濟爛 ?台灣經濟到底哪裡在爛 ?連續 X月出口下滑 (年減) 嗎 ?

2016 年,出口值 2791 億
2017 年,出口值 3154 億
2018 年,出口值 3340 億
2019 年,出口值 3291 億

拜疫情所賜

2020年,出口值 3451 億
2021 年,出口值 4463 億
2022 年,出口值 4794億
2023 年,前八個月,出口值 2781 億

因 2021/2022 年台灣經濟表現太好,基期太高,2023 美國又升息手段,打壓經濟....等政策,導致今年出口連續 X月下滑(年減) 不是很正常嗎 ?

何況,2023 年前八個月表現 2781 億,就有 2016 整年的表現,預期後 4 個月表現如同前 8 個月,用比例加上去,預估 整年 4100 億以上,追過 2020 年表現,接近 2021 年表現.

這叫經濟爛嗎 ?

抱歉,想要經濟爛,房價跌,又讓你失望了.

台灣出口衰退 是 14 年來最慘?老謝:「沒這回事!」
目前的政黨政府 對於房市 ,只想做多,政府掌握人民最多的資源,一切政府說的算,

地方政府舉債這麼多,拿什麼來還,賣地是最簡單的方式,炒的高 錢拿的多,又可以發展城市建設

何樂不為? 房子要怎麼賣是建商的事,至於蓋社宅的事,就先擺到一邊去,能拖就拖.......

所以少子化 蓋社宅 對於政府來說,不是很重要!!

政黨只要會喊口號,拿到選票,繼續執政,政府對於房價就可以繼續做多!!
少子化本來就無關房價,你們沒看生育率越低房價越漲,社會精英階層表示沒有年輕人可以當奴隸,還有中產階級可以當奴隸,可以左右房價的只有政府,不要每天在哪裡怪什麼房蟲,房蟲哪有什麼能力可以左右房價,房蟲只是順著政府的政策在操作而已,買個兩三間房子可以左右全台灣房價不要搞笑了
央行不是說台灣通膨不高,升息機率不高,意思就是說現在的雞蛋,房子便宜台灣沒什麼通膨,以前反服貿自己執政八年卻引進一大堆外勞搶台灣人工作爽了哪些老闆,沒工作的年輕人剛好可以幫哪些老闆跑外賣,真好奇當初太陽花哪些年輕人到底有沒有買了房子跟一份好的工作,8年前若沒有買現在更是買不起,就算貸款只有當房奴
lycer wrote:
當然無關阿
有沒有人炒才是主因

哥你這兩句話真是靠北
tuan88 wrote:
很多人的想法都是少子...(恕刪)


少子化只會邊緣鄉鎮

人口大量集中都市,精華區靠近大都市的還是很貴

生的少了,但越來越少年輕人要跟父母三代同堂了,這就是剛需
如果有限制炒作
那麼少子化就會有影響

不限制炒作 那就沒影響
多多們 永遠上漲這麼重要嗎?

人最後也是住骨灰罈而已(也可以灑大海), 所以何必硬買累死自已提早去住

所以未來房市一定慘, 因為少子化, 上一代有留房了(自有房屋86%以上),或算一算去日本買房住, 附帶消費較省品質較好

所以空空可以做什麼
(1) 不買房, 收入另外分配在較有用的地方如存股
(2) 買車, 至少車子到處跑, 帶來移動的生活品質, 然後看到沒, 國產車不合理撐了15年高價位, 自然就有MG來打破這不合理。供需是真理。太貴不合理時我不需要, 有便宜合理的產品時消費者出手, 其他車廠只好降價跟進。
(3). 同上, 房地產價格不合理(以建築成本取得成本VS售價來看) , 建商又要活下去, 到時拋售法拍.....或推出合理產品或政府大量蓋住宅結合租金獎勵生育等, 同樣供需是真理。到時再來買, 反正現在也買不起, 未來也買不起, 別聽多多們危言聳人聽聞, 要證明有便宜房可租可買就是去大學退場商圈去買房就知沒有永遠上漲這回事。
(4). 老人走了, 房子要處理, 後代急著拿錢分產, 價格也不是很在意,便宜3成以上, 人口負成長, 年少10萬人,可以釋出多少房?

沒有人口, 就沒有消費時, 商圈先垮, 最簡單的例子是大學退場, 那些原本依附在學生消費而維持的商圈店面出租屋立馬完蛋

活久一點, 就會看到的, 沒有不破的泡沫, 原因是人類太貪心, 不知收手

那就老天收

再次強調, 房地產的繁榮不是真的經濟繁榮, 那只是把後代子孫的錢拿來現在花而已, 原本100年漲100%, 現在炒作10年漲300%, 後代子孫(1)不來了, 沒人接手 (2)少子化, 來了直接繼承不用買

怎麼樣都是完蛋

最後, 在台灣住普通點沒問題, 然後你會發現, 不買房, 省下的錢每年去日本玩4次, 你一年4季都有期待都很快樂, 買房揹40年, 笨死了。再者退休後, 100萬去日本買房, 一年長住幾個月, 消費品質再如何也比在台灣高興(3年前去日本喝葡萄酒台幣170元/瓶左右已很便宜, 現在更只120~130元, 台灣250到400元, 所以台灣1瓶在日本可喝2~3瓶)

所以別跟自己的錢過不去, 有效運用

(1)存股等時機, 有好的標的, 有需要買房再去考慮
(2)去日本玩或長住(或花在其他快樂有效益的地方, 國旅1日遊, 不住, 對不住啊台灣各旅館業者, 1晚1萬多真的我可以去日本住3晚還附BUFFET早餐), 買虎航去北海道來回1萬, 這次有搶到機票回程更只3900元

生命會自已找出路, 當建商投資客把盤子都用盡了, 沒人接手了, 順其自然吧, 回歸建築成本賣出吧, 不然回本的機會都沒了, 漲時一起漲, 跌時一起跌, 因為大家要生存。










tuan88 wrote:
很多人的想法都是少子...(恕刪)
ado016435 wrote:
活久一點, 就會看到的, 沒有不破的泡沫, 原因是人類太貪心, 不知收手

那就老天收

再次強調, 房地產的繁榮不是真的經濟繁榮, 那只是把後代子孫的錢拿來現在花而已, 原本100年漲100%, 現在炒作10年漲300%, 後代子孫(1)不來了, 沒人接手 (2)少子化, 來了直接繼承不用買

怎麼樣都是完蛋


本來全球性通膨
強升息就能看到

大有為的政府
卻巧妙的避開了

換來的是
台電中油的虧損和
全民買單物價上漲

如果這招能一直用下去

那勞健保破產
應該是個假議題
tuan88 wrote:
像底下的這個36K男 如果沒有意外 一定不婚也不生

36K男「無金援」買新房 每月再給孝親費…

如果要結婚 養家 養父母 生小孩 又不跟父母住...(恕刪)


我知道版主想說的,
少子化根本的原因,就是男方的父母太窮,是嗎?
男方經濟壓力太大,賺得少,父母又一直要錢,所以這男的就等於被他的親生父母節紮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