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ABA調查:聯準會已完成升息 明年可能降息約一個百分點

bill_lee_0101 wrote:
最後一搏,
再升息一兩碼後戳爆大型經濟體,
割完韭菜才會降息,
即使割不順利至少也得撐過24年11月的大選,
否則連任無望了


最近感覺, 我也懶得來這版了.

唉..................

說真的, 我對台灣前景悲觀.

尤其政經.

昨天我才唸過小孩,

小孩的回答讓我聽到我沒想過的事, 昨晚一整個在想小孩回答我的話.
gigaspoil

請問小孩回答了你什麼呢!?謝謝~

2023-09-12 17:06
我今早一直在看這兩段話…………

我們現在塑造的一切,都是下一代要承擔的。

我唸了小孩,但後來想一想,這不是這一代大人造成的嗎?

他們在求學,有沒有社會壓力?

當然有。

但我們去了解過了嗎?





只是個過程 wrote:

昨天我才唸過小孩,

小孩的回答讓我聽到我沒想過的事, 昨晚一整個在想小孩回答我的話.

...(恕刪)


講中文的壓力當然大啊
有十幾億人在跟他搶資源 上面還有慣老闆

講英文德文多輕鬆
就算在美國端盤子 年收入也差不多6-8萬鎂
如果「願意」當工程師 年薪20萬鎂起跳
在美國當律師 時薪至少400鎂
在美國當醫師 年薪至少50萬鎂

不過重點在身份
我能做的就是給小孩一個雙重國籍
其他的就靠他自己囉
房市小熊

有慣老闆就自己當老闆就好啦[挖鼻孔][挖鼻孔][挖鼻孔]

2023-09-12 13:17
winston58 wrote:
台灣都還沒正式開始升息耶....


歷史要重演了

央行:順應世界潮流, 降息

世界升息的時候
說台灣是小型的經濟個體
沒必要跟進
降息的時候又不是了

房蟲:Strong buy
Dingdung wrote:
還是不要送小孩出國唸書的好,我祖母送出去唸書的叔伯姑都落地生根,幾乎都沒什麼回台灣了,連祖母過世也沒有全回來,感覺送一個出去就少一個小孩,希望你小孩後面可以回台灣



這我早就想過了.

講個真正的故事給你聽, 以下我用代稱.

A和B兩夫妻, 今年80幾歲, 之前去上 "老人心肺復甦術" 的課.

以前用力栽培兩個兒子甲和乙, 現在甲在美國, 乙在德國, 兩個兒子在當地都有家庭了.

目前甲和乙都10幾20年不曾回過台灣, 兩老A和B還有體力, 還走得動時, 一年去美國, 一年去德國, 輪流去探視兩個兒子家庭.

80歲時, 已經走不動了, 體力也不堪負荷, 跟兩個兒子說, 爸媽走不動了, 以後無法去了, 除非你們回來看父母.

到現在, 兩個兒子依舊沒回台看父母.

兩老目前相依為命, 學老人心肺復甦術, 以免老人顧老人時, 發生危急狀況.

winston58
winston58 樓主

你以為留在台灣的小孩就會好好照顧父母? 啃老的機會還比較高.

2023-09-12 14:22
Dingdung

留在台灣的不孝要怪自己怎麼教的吧= =,自己沒有以身作則給小孩看他們怎麼知道孝順是啥?

2023-09-12 17:43
Dingdung wrote:
還是不要送小孩出國唸書的好,我祖母送出去唸書的叔伯姑都落地生根,幾乎都沒什麼回台灣了,連祖母過世也沒有全回來,感覺送一個出去就少一個小孩,希望你小孩後面可以回台灣



這我早就想過了.

講個真正的故事給你聽, 以下我用代稱.

A和B兩夫妻, 今年80幾歲, 之前去上 "老人心肺復甦術" 的課.

以前用力栽培兩個兒子甲和乙, 現在甲在美國, 乙在德國, 兩個兒子在當地都有家庭了.

目前甲和乙都10幾20年不曾回過台灣, 兩老A和B還有體力, 還走得動時, 一年去美國, 一年去德國, 輪流去探視兩個兒子家庭.

80歲時, 已經走不動了, 體力也不堪負荷, 跟兩個兒子說, 爸媽走不動了, 以後無法去了, 除非你們回來看父母.

到現在, 兩個兒子依舊沒回台看父母.

兩老目前相依為命, 學老人心肺復甦術, 以免老人顧老人時, 發生危急狀況.

tuan88 wrote:
不過重點在身份
我能做的就是給小孩一個雙重國籍
其他的就靠他自己囉


你顯然沒看懂什麼是 "我要在外面那麼久" 的意思.

台灣才多大? 怎麼會有 "在外面那麼久" 的狀況?

這小孩貼心, 我不擔心.
通膨結束?
凡事不用想太多,降了再說。
JDKy898 wrote:
通膨結束?
凡事不用想太多,降了再說。


你忘了

台灣沒有通膨
lycer wrote:
你忘了台灣沒有通膨...(恕刪)



有政府,會做事
敢說台灣有通膨的人的都是"居心叵測"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