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chang wrote:
小土豆 wrote:...(恕刪)
我覺得漲跌差很多!!!
如果今天現在一間500萬的跌到450 - 400
我少花100萬去買,我可以少花多少利息!!
為啥一堆人都說自住就沒差~
如果今天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買來自住
負擔不是更小~
一般受薪階級100萬要賺多久?
一個月3萬可能就要超級省吃省用三年才可能存到吧!!
mikechang wrote:
如果你看的準的話你就發大財囉...
如果為了省 50~100 萬...帶著老婆小孩租房子...
每年也要花掉 20 多萬吧
只是現在處於大空頭來臨的前兆, 要判斷趨勢也不是這麼難
今年買跟明年買如果真的差100萬, 那與租房子花的20萬還是差距頗大
我們回顧一下今年炒房地產的新聞
1月: 國民黨立委大勝, 房價由冷轉熱
2月: 沉醉在九萬兆即將當選的氣氛之下, 甚至有建商業者提出三通房價漲兩成的說法
3月: 小馬當選房市交易價量齊揚
4月: 大陸房地考察團來台配合演出, 建商持續看漲, 張金鶚教授提出泡沫化的警告. 成交量萎縮
5月: 總統就職多頭依舊看漲. 加上政府提出購屋兩年零利率政策. 但亞太會館流標, 一般成屋成交量持續萎縮
房仲業者提出買屋抗通膨的論點
6月: 股市每天跌, 營建類股更是慘跌. 多頭說法語帶保留. 新聞看到的盡是房市冷, 投資客斷頭等新聞出現
今天的新聞報導台北市的中古屋每坪跌5000
今年以來真的非常地曲折離奇, 短短幾個月內房市由大多頭反轉直下為急凍市場
三月的爆量代表的是台灣人民的一窩蜂熱潮
接下來到六月為止, 等熱潮退散, 激情不再. 回過頭來看3月的房市交易是否被建商的利多消息影響進而
導致瘋狂的購買行為呢?
再舉一例, 之前不是有位患有精神疾病的陳先生在3月分別在板橋三重關渡買了總值3億的房子嗎?
我到覺得他應該不是真的瘋. 這應該是認為熱潮已過, 想套利卻怕無法脫手. 所以想假藉精神疾病之名, 行耍賴之實
現在的大環境, 我想再繼續看多的人應該只剩建商了吧!
我本來也想在今年初想買房子, 但在三月看到這種瘋狂的炒做行為之後, 想當然而無法接受這種離譜的房價
反正就來撐吧! 自備款繼續存, 我就賭他房價會下去

ps.那位用二千萬下訂買了總值3億"患有精神疾病的陳先生",看他那位急的出來的會計師朋友就知道,應該是一群合夥的""業餘""投資客(最後一隻老x)想在520前重壓房市,把房市當選擇權玩,不然交情這麼好明知有病還借千萬支票或錢給他? 現在斷頭還想拿回錢。不過從這可看出房市的多殺多有點接近了(當然自住的人房價波動影響較小),另外7/4陸客直航可能也是另一個引爆點,單靠陸客可能是沒望了,去年官方統計日本人來台人次約110餘萬,日本人的消費力不會比陸客差吧,要是陸客來多了嚇跑
了日人觀光收入算下來可能是淨損失,且這日本人110餘萬人次(每天的話超過三千人次) 消費也只是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的小小助益而巳,那陸客的效益呢? 我看法是直航後台灣去大陸玩更便宜又快,反而是台客去陸更多吧。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