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建蔽率和房價的關係相當高,政府為啥不放寬住宅區的建蔽率至50~70%?

eanck wrote:
種屋頂? 好啊,你看看有多少產量,還有那麼小的面積,找人去顧划不划算。

笑翻了!原來種屋頂就要找人顧?所以種地上就會自己長出來?!

小面積有小面積的管理方式,社區的開心農場一大堆!你沒聽過?!
登卡普 wrote:
笑翻了!原來種屋頂就要找人顧?所以種地上就會自己長出來?!

小面積有小面積的管理方式,社區的開心農場一大堆!你沒聽過?!


應該是我笑你才對,
你知不知道一個農民要種植多大的面積才符合經濟效益?
eanck wrote:
應該是我笑你才對,
你知不知道一個農民要種植多大的面積才符合經濟效益?

應該是我笑你才對。

你知不知道中南部休耕 & 廢耕 & 禁耕的農地有多少?

這個更好笑!原來 → 建蔽率的目的,是為了要停戰機?!



eanck
eanck 樓主

你知不知道中南部【休耕 & 廢耕 & 禁耕】的農地各是啥原因? 當中和環境汙染扯上邊的有多少? 而"休耕"有時是必要的,可見你不懂啥是"土壤肥力"。

2022-12-30 18:39
eanck wrote:
你知不知道中南部【休耕 & 廢耕 & 禁耕】的農地各是啥原因? 當中和環境汙染扯上邊的有多少? 而"休耕"有時是必要的,可見你不懂啥是"土壤肥力"

還"土壤肥力"哩?!

重金屬汙染廢耕農地 ← 聽過沒?!

PS:要討論建蔽率之前,請先搞懂【棟距 & 日照權】的關係,才不會鬧笑話。
登卡普 wrote:
還"土壤肥力"哩?!

重金屬汙染廢耕農地 ← 聽過沒?!

PS:要討論建蔽率之前,請先搞懂【棟距 & 日照權】的關係,才不會鬧笑話。


哈哈,一看就知道你沒有畫過模型計算過,

我只說開寬建蔽率,可沒說連帶放寬容積率,
在現行的住宅區容積率下,且民用房屋在沒有誇張的容積率獎勵、容積率轉移時,
民房多半為3~5層樓,

再搭配側院深度、後院深度的限制,日照權根本不是問題。
更何況現在還有"高度比"。
eanck wrote:
建蔽率為啥和房價的關...(恕刪)


只建議版主一件事:發文之前先了解一下建蔽率制定的原則與理由。
eanck
eanck 樓主

環境衛生,我認同,但不需要這麼多空間。 隱私需要,我認同,但增加1~3m真的影響不大,不放遮蔽物、想看的還是能看到,不弄好隔音,不想被聽的還是能聽到。這2點還不如用側院、後院深度去控制。

2022-12-30 19:50
eanck
eanck 樓主

至於臨時使用空間,這個用途就太廣了,我覺得要跳廣場舞、晨操的可以去遠一點的公園,不需要在建物周圍擋路。 若是緊急救援,這我認同,但需要多大空間? 現行的前院深度已經很大了唷。

2022-12-30 19:53
eanck wrote:
哈哈,一看就知道你沒有畫過模型計算過,

我只說開寬建蔽率,可沒說連帶放寬容積率,
在現行的住宅區寬容積率下,民用房屋在沒有誇張的容積率獎勵、容積率轉移的情況下,
民房多半為3~5層樓,

再搭配側院深度的限制,日照權根本不是問題。

哈哈!一看就知道你不懂土地也要呼吸

好啦!就你說的 → 放寬建蔽率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停戰機!對吧?!



eanck wrote:
我看過啦,那些官員的說詞根本是屁話。 你覺得減少建蔽率到底肥了誰?

前面不是跟你講了 → 土地政策就是在幫炒作房地產抬轎,當然是肥了建商

難道你認為政府會在乎低端人口,買不買得起房子嗎?
eanck
eanck 樓主

建商有沒有肥,我是不知道,但是『房屋爛尾率增加,新屋品質普遍變低』倒是真的。

2022-12-30 19:46
eanck wrote:
建商有沒有肥,我是不知道,但是『房屋爛尾率增加,新屋品質普遍變低』倒是真的。

【挖坑理論】聽過沒?!

經濟大師凱恩斯曾提出一個理論:政府付一筆錢給一群人白天挖洞,再付一筆錢給

另一群人在夜間將白天挖的洞填回,如此可增加就業率,刺激經濟。

房價就是要炒價格才會高,把價格炒高利潤自然好,利潤變好才有財團願意開發,越來越多

的財團進駐才能形成都會區,形成都會區後才有更多的工作機會,有了更多的工作機會才能

養活更多的人口,偏鄉就是沒有炒房才會廢校廢村廢光光,就算偏鄉的房價再便宜年輕人也

不愛住,寧願擠來都會區租房子,也不願意住在房價便宜的故鄉,所以高房價是大家共同追

求的目標,想要進步的生活肯定要炒房,高房價的社會才能欣欣向榮
登卡普 wrote:
寧願擠來都會區租房子,也不願意住在房價便宜的故鄉,所以高房價是大家共同追

求的目標,想要進步的生活肯定要炒房,高房價的社會才能欣欣向榮。


要想經濟好,你這理論是唯一解嗎?

看看德國的政策,政府強力打壓房價,不讓人有從中獲取暴利的可能,
人民在住屋上省下來的錢哪去了?
拿去增加生活品質,可以買較好的食物、使用較好的服務、器械。
因而促進德國的食品業、服務業、工業健康發展。

而台灣呢? 過高比例的錢砸在房屋上,這些房屋是能為台灣帶來啥國際競爭力?

你知不知道台灣的市面上的零食 95%以上是以棕櫚油為主?
知道棕櫚油對血管的危害有多大嗎? 為啥台灣採用爛油的比例這麼高?
因為大部分民眾沒錢買好油做的食物。

真材實料的食物吃不起,一大堆化學合成的食物充斥在各大店面,
同樣因為沒錢買"真食材"做的食物。

外國的洋芋片很常見到用相對健康的好油下去炸的,而台灣產的洋芋片清一色是棕櫚油。
甚至一些低價的食物還使用"甘油"取代食用油。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