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個過程 wrote:
你媽怎麼沒帶你去米國...(恕刪)
我外公外婆恨死我爸了……
當年太多糾葛了…..
我爸媽的婚姻就是一場「門不當戶不對」的悲劇!
我媽媽就是富家千金,我媽媽從小到老沒工作過,外公外婆早年就移民美國,台美兩地跑,我爸就是窮小伙,娶了富家千金,在岳父的公司上班,飽受岳父、大舅子等人的鄙視,爭執不斷。
我想這也是導致我爸爸後來出軌、捲款跑路及父母婚姻破滅的主因。
很多年過去,
我跟我爸爸聊,我會站在他的立場設身處地去想他過去的種種。
我跟我媽媽聊,我會站在她的立場設身處地去想她經歷的那些。
在父母的角度幫父母想後,我跟父母的相處都很融洽,除了我爸爸那個大陸後媽出現後,有一些小摩擦……..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達克瓦 wrote:
我爸媽的婚姻就是一場「門不當戶不對」的悲劇!
我媽媽就是富家千金,我媽媽從小到老沒工作過,外公外婆早年就移民美國,台美兩地跑,我爸就是窮小伙,娶了富家千金,在岳父的公司上班,飽受岳父、大舅子等人的鄙視,爭執不斷。
我想這也是導致我爸爸後來出軌、捲款跑路及父母婚姻破滅的主因。
很多年過去,
我跟我爸爸聊,我會站在他的立場設身處地去想他過去的種種。
我跟我媽媽聊,我會站在她的立場設身處地去想她經歷的那些。
在父母的角度幫父母想後,我跟父母的相處都很融洽,除了我爸爸那個大陸後媽出現後,有一些小摩擦……..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
人生怎麼樣, 已註定好.
我說過我原生家庭經濟狀況不怎麼樣, 我爸媽是古意人, 書沒念多高, 但卻還算重視子女教育.
我大學半工半讀, 大學四年打工打了3年多吧. 大學畢業時, 我拿了二十幾萬給我媽還債.
念大學時, 前後交往過兩個女生, 家境很不錯. 我曾經講過, 如果你還有印象的話.
(一個家裡開公司, 當年實收資本額好幾億或一二十億, 另一個家裡在台北市蓋大樓自住, 你還虧我說如果當年娶了她, 我就不用上班了)
我被那兩個女生都帶回家過, 見過她們的父母和家人, 當年只是覺得去她們家走走, 但女孩子心裡想的和男生不一樣. 見過她們父母之後雖然繼續走下去, 但後來因為某些原因, 我跟她們疏遠了, 但現在還是朋友, 偶爾會聊聊小孩的事.
我太太是大三/大四才出現在我的生活, 一直走現在.
我前面猜你媽依附妳妹, 原因是我在美國的妹妹之前要我爸媽去美國依附她取得美國公民, 但我爸媽說愛台灣, 不想去.

我妹之前也提過要我把小孩給她認養, 連姓都不用改, 取得身分之後, 小孩再回到我家.
但我也覺得沒必要.


kevin721202 wrote:
你很壞,這件事在時事版已經炸鍋了,因為這是擺明出賣台灣利益。
這幾年執政黨到底與美國私下做了多少協議,台灣到底要付出多少代價,完全沒人知道,而這對台灣經濟有多大影響也完全沒人敢評估。反正就是那些跑不掉的買單,而台灣那些政商高層早就有美國籍的完全沒再怕的。版上溫拿有美國籍嗎?
前幾天新聞
恭迎美國退伍軍人來花健保預算
抗中賣台
美退伍軍人用台灣醫療資源 網批:拿走台積電還不夠
美國眾議院退伍軍人事務委員會主席高野(Mark Takano)向退輔會提出建議,未來美國居住在亞太地區的退伍軍人,可尋求使用台灣的退伍軍人醫療、照護資源,而退輔會相關的評估,認為「十分的贊成跟支持」。
網友認為,美國對台灣予取予求,拿走護國神山台積電,還要搶台灣的醫療資源,真是夠了。也有網友說,涉外政策應以互惠為原則,如果中華民國的退伍軍人在美國享有相同醫療照護,才符合平等互惠原則。
立委馬文君說,退輔會的北榮、中榮、高榮醫療技術精進,榮民院所醫護人員認真盡職,守護國人與榮民的健康,我國預計114年後65歲以上高齡人口占比將超過兩成,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銀髮族急需國內醫療量能照顧,但是急診室病患轉住院等待時間相當漫長,健保費用逐年增加,醫護比和醫療量能嚴重不足,榮家安養機構床位等候期長,如果美國退伍軍人享受台灣的醫療、照護資源,就算是付費使用,也會增加榮民醫療院所業務量,勢必排擠國人與榮民的醫療資源。
退輔會醫療體系照顧國人健康量能已顯不足,倘答應美方照顧居住亞太地區美籍退伍軍人的需求,馬文君認為套句台灣俗諺「生食都不夠,那有通曝乾」。因此,如果是外國人緊急醫療救助,基於人道救援當然可以,若是「政治考量」,簽訂長期使用我們的醫療資源模式,退輔會一定要和國人說明清楚,不能犧牲我們國人與榮民的醫療權益。
網友認為,涉外政策應以互惠為原則,如果我國的退伍軍人也在美國享有相同醫療照護,才符合平等互惠原則。也有網友不滿,美國對台灣予取予求,護國神山台積電被迫東進,現在又來搶台灣的醫療資源,真的是夠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