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預售屋就怕爛尾樓,求問該怎麼避險進場?

買新房要是怕爛尾 買國泰或富邦蓋的
有錢不要買小品牌。

買新成屋 看得到 1-5年內也是一種選擇 但你的自備款要提高一成 要先付3成頭期 總價也比較高。

買中古更是好 總價相對低一些 但自備款要提高二成 看屋齡屋況 超過30年可能要抓到4-5成現金先付 壓力不比新屋小 只是優惠到總價而已。


阿九沉甕底 wrote:
看新聞現在對岸爛尾樓一堆
台灣現在預售屋也因為疫情、戰爭、升息
不僅原物料上漲,也有缺工、缺料的問題

加上政府前陣子拼命打預售屋
現在預售屋的買氣感覺已經降低了許多
一些資本比較小的投機客被掃出場
是不是現在算是進場的好時機?

預售屋因為疫情、戰爭、升息等原因
相對中古屋和新成屋的風險來的高
除了挑選建商外,買預售該怎麼避險進場?
也想聽聽各位大大意見分享,謝謝!


不要買預售屋就好

阿九沉甕底 wrote:
看新聞現在對岸爛尾樓(恕刪)


對岸的預售屋跟我們不同啊 不能類比

對岸預售屋銀行一開始就撥款了,所以爛尾樓是你跟建商的糾紛,你還是要每個月還銀行貸款

台灣是爛尾樓你最多就是損失15-20%自備款,因為房子沒改好之前銀行不會把你的貸款撥款給建商
Zood Reenk

你算頭腦清楚,不會像有些人拿懶覺比雞腿,不宜一起比的竟拿來比,在所有留言中我只給你評分。

2022-08-11 23:46
kikianet

預售屋是分期撥款,南科某建案接近完工,建商已請走大部份款項然後跑路,未交屋未獲得完整產權,建商欠銀行錢,自救會透過法律程序找上銀行償還建商所欠的錢取回產權,但公設未完工,每戶得再掏近百萬自己蓋完

2022-08-12 0:20
順位:
1.品牌建商,至少十年內不會倒的那種
2.在地建商,有口碑以及好幾個完成的案子那種,最好是持續且穩定推案的;短時間內大量推案的建商可以觀察一下。
3.履約保證機制選有價金返還的
4.地主和建商合建的案子,且基地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小到不到一百坪那種XD)+結構體蓋到一半的時候再買。萬一建商落跑,一來地主會急,二來結構體既存,接手建商才可以儘快完成。先前有建商落跑但是銀行把還沒開工的土地拿去拍賣抵押(有新聞),整個慘。蓋到一半至少還有機會賭賭看有沒有建商想接。
第四點沒啥根據,只是個人感覺而已。
大陆特色的预售制让建商烂尾起来一点负担都没有,台湾不会这样
最大差異是台灣預售屋無法貸款,需等到交屋時才能辦理房貸...

所以通常是用最多20%當訂金......

既然大部分資產是建商和銀行的...

爛尾樓的機率就變得很低...
==========================================
但是可能會遇到蓋的比較差的問題
兩邊機制不太一樣
這次暴雷更是很多環節擺爛才發生的結果

要是還擔心
那你就會了解
大營建商的或是老公寓為什麼價錢這麼敢開了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阿九沉甕底 wrote:
看新聞現在對岸爛尾樓(恕刪)


只要股市繼續亂爆噴....

爛尾樓放著一樣等著爆賺幾萬倍啦,有耐心運氣好一點搞不好直接爆賺68兆"倍"喔
yeskia01 wrote:
預售屋有比較便宜嗎?
為什麼一定要買預售?

對賭的概念
預售屋可以選自己想要的房型、座向
價格更便宜
還款壓力小

當初我買預售跟成屋時價格至少差7-8W/P
房型、座向又沒啥好選
成屋後過一年價格直接X2
有沒有良心都是自己人在說的啦~~~
第一次買房怎麼挑?新手必知預售屋、新成屋、中古屋注意事項!

買預售屋注意事項

建商信譽:與新成屋狀況差不多,不過新成屋建商通常資金充裕能負擔營建、購地成本,預售屋建商則需要仰賴買家預付訂金進行工程,最好選擇信譽口碑優良的建商才有保障。

接待中心與基地位置:確保建案基地與廣告內容、接待中心位置相符,避免完工後地點不如預期,山坡地或土壤液化的地區也要避開。

履約保證不等同保證交屋:不論是價金返還、不動產開發信託或價金信託哪種形式,履約保證只是將屋款交由第三方(如銀行)保管,過往也有建商收取訂金後轉售建造權利後落跑的情況發生。

樣品屋不等實際屋況:
預售屋案場會提供樣品屋做參考,但採光、格局、高度可能與實際完工後有所落差,即便施工中能提供客變,也未必能照自己的需求調整。

使用建材:注意合約上使用何種建材,某些建商會以「或同等級品牌建材」替代。驗收時,現場只會有牆壁粉刷、地板、廚房浴室設備,簽約前最好確認建材或廚房浴室設備為何,是否有紀錄在合約當中。

---------------------------------

售屋風險真的比較大
阿你如果不想承擔風險的話,最好還是買成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