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買預售案的要提心吊膽蓋一半,蓋不下去了。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可以幫我複習一下嗎? 有那十幾家?


年紀大了, 只能靠一點點記憶講出幾家, 族繁不及備載.

台中倒一堆, 高雄倒一堆, 台北的沒力沒力的.

尖美, 宏總, 寶成, 長谷, 新偕中, .....



今周刊謝金河有提到



營建業借殼公司黯然退場

另一個快速消失的代號是營建業,營建業在八○年代之前,消失的代號有二五○三復興木業、二五○七的華成、二五○八的國豐興業。最殘酷淘汰是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很多大力推案,或借殼炒股的公司都不見了,這些消失的代號是二五一二的寶成建設,二五一七的長谷建設、二五一八的長億、二五一九的宏福、二五二一的宏總建設、二五二二的啟阜建設、二五二三的德寶營造、二五二四的緯城、二五二五的寶祥、二五二九的仁翔、二五三一的三采、二五三二的尖美、二五三三的昱成、二五三七的春池,後來借殼改為聯上發。

一九八○年代,高雄房地產起飛,後來蓋高樓的寶成建設、宏總建設、長谷建設都不支倒地,現在五十層樓的長谷世貿聯合國仍聳立在民族路上,當然最經典的是東雲建設陳由豪的八五大樓。
Trillionaire2020

真的都沒聽過............[鬱卒][鬱卒][鬱卒][鬱卒][鬱卒]

2022-08-04 12:03
吃飯都會噎到!走路也會跌倒??如果考慮風險建議繼續抱著~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可以幫我複習一下嗎?(恕刪)


還有台中的瑞聯、高雄的寶成
瑞聯當年還經營瑞聯航空,北高航線票價只要700多,當時坐得很爽。

預售屋買了就是要承擔風險,
怕的話就買成屋吧。
謝金河至少幫忙列了14家.
瑞聯非上市櫃, 也恨慘, 航空公司倒了, 瑞聯天地當年一坪15,16萬, 曾經跌到一坪4萬上下.
原購戶賠死哭死, 乾脆斷頭不繳.

Trillionaire2020

[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2-08-04 12:04
台中的瑞聯天地?
不是已經來到一坪20萬了@@
fox.simon

照對岸劇本是韭菜付了頭期款後+月月繳房貸,建商拿了錢留下爛尾樓,再繼續蓋下一個預定爛尾樓建案,在吸一次錢後繼續留下爛尾樓,敢買的韭菜死在半路,不敢也沒錢買的韭菜躺平族,房價不管降不降都沒人買了...

2022-08-04 10:37
我說買房時機很重要.

當年瑞聯天地新屋一坪14~16萬, 後來跌到一坪3萬, 4萬.

房市虫虫虫們, 沒賠死斷頭才怪.




【鬼樓社區】當年「一坪3萬」沒人要


當時房市虫虫虫們, 一隻隻路跑, 傾家蕩產.

誰說 "有人會賠錢賣嗎?"
看到傻鵝說傻話, 就覺得01房版好歡樂.



按這裡檢視網頁 <=== CLICK HERE
Trillionaire2020

當時的虫虫都已經投胎再來一次了 [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2022-08-04 12:05
想當個好爸爸 wrote:
報你一隻永遠不會倒的 他倒 台灣金融就倒一半

國泰 國泰 國泰 國泰建設穩當當


請問這五年內幾個件案?
為什麼買預售?

看準房價會漲

所以什麼時候預售會出包?

房價向下時

現在的房價是不是高點? 我認為是

已經高到一般薪資買不起。

建商的定價並不是成本+利潤在定價,而是依市場預期在定價

市場預期一坪20萬,那開價就是高於20萬,市場預期10萬,那開價就是高於10萬。

2002年我買房時,當時剩下三四戶,據說頂樓的買到 12~14萬,我買不到9萬

隔年對面京字輩的出清,賣不到7萬。

現在查的到的資料,實價登入開始至今年8月滿10年,只有31筆過戶,平均一年三戶

住戶幾乎沒有變,現在查售價大概 15萬上下,紙上富貴,賺了三四百萬

結果我這附近的新建案,開價都超過 20萬。



我印象很深 當時的爛尾樓 高雄傑座,因為建商倒了,後來由銀行接手。

當時去看房時也是銀行人員接待。當然後來沒買

不過於由漢神巨蛋的發展,這建案的房價,現在也是高呀~~


預售屋真的爛尾,賣出越多,越難收尾。因為無利可圖,沒人會接手。
這本來就是預售屋的風險呀~不是從以前就是這樣了嗎?
不只這種風險~還有漲太多預售屋直接不交屋寧願賠錢給你呢~
另外還有蓋一半失火的~蓋一半死人的~這都是預售的風險~~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可以幫我複習一下嗎? 有那十幾家?

尖美? 東帝士? 宏總? 廣三?


可以自己去查查股票25開頭代號的跳號空號
除了少數像大陸工程(2526)合併重組改成欣陸投控(3703)
其他大都下市了

下市也不見得一定倒閉
但很大機率是已經倒閉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