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如買戶外的都會地圖
還可以發現 某些大樓 社區有換名稱 ..why
因為賣不好 換名再賣
寶山那邊 , 大地山莊 = 歐洲共同市場 = 放翁清境
.. 不過 當年去看 發現 蓋到一半房屋 , 建商接手後繼續蓋 竟要當新屋賣 , 鋼筋都不知道腐蝕沒
地板 還有高低落差 (好像是特別設計) , 不過 放翁清境 賣如此多年應該 賣得差不多
汽車雜誌 寫的越好車
好像賣越差
那 住展雜誌刊的 會不會也如此 ?
guanminhong wrote:
房價是否該上漲
文章...(恕刪)
看完的心得:
台灣的建商只會買空地皮=>養地皮=>蓋大樓賣掉=>再買地皮=>再蓋大樓。
然後舊的房子呢?沒有人買,所以以台北來講,
老舊的社區會沒落,從以前的萬華、大同區,
到西門町到東區乃至到現在的信義區。
建商習慣買地皮來炒,
卻不願意去把以前的社區房價炒起來。
台中市的火車站附近也沒有建商要進行都市更新,
七期的土地大又方正,
沒有七期還有12期,台中市的土地沒有了,
還有沙鹿、烏日、潭子的土地,
誰要花精神去做都市更新呢?
所以台中市火車站的商圈就沒落了。
台北市的土地沒有了,
就開始炒作三峽、鶯歌,甚至桃園了。
因此買了房子之後,就會貶值,就會折舊,
因為根本不會有人來接手,
舊房價自然也不會高,
更不要說等房價漲了之後,再去買新房子。
信義區的房子一坪租金3000元,
一年3萬六,30年108萬。
要租還是要買?有人說租金年年會漲,
所以30年的租金不只108萬。
但是相對的有錢人把買房子多出來的錢拿去投資獲利更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