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今年出生約14萬,死亡約20萬

john0002 wrote:
今年出生約14萬,死亡約20萬

奇怪的邏輯!為什麼只看出生跟死亡人口?

既然要以此為依據來推論市場供需,怎麼沒有把房子耐用年限納入比較?

目前市場上最多是RC結構,而RC結構的年限大約50年,還是粥少僧多。

所以汰舊換新的市場需求,的確可以讓房價很精彩沒錯。
hsupw

"而RC結構的年限大約50年" 這種說法就像很多人說車子開10年就要報廢不能開了一樣,殊不知台灣一堆10年以上的舊車也都還在路上開,人家也都開得好好的啊。

2022-06-13 9:05
JeEic

沒有人哪來消費??? 以後房子都賣外國人喔???

2022-06-13 10:38
不婚不生影響最大是不動產
不婚不生就幾乎不會有留財產給下一代的動能
反而更注重自己的生活質量
而且台灣很難吸引外國人來久居
中美貿易戰勉強讓台灣續命
但未來仍然是不可逆的
不婚不生這狀態看來無法轉變
甚至會隨著生活成本變高更嚴重
感覺從一個極端發展到另個極端
歐美更發達也沒這麼極端
john0002 wrote:
1-5月死了8萬多人。
整年度估計20萬很合理啊!


你大概小學都沒畢業吧
這程度數學真是丟人

戰後嬰兒潮已經高齡
台灣每年死亡約17-18萬
隨著當年出生人數緩步增加
john0002 wrote:
1-5月出生只5萬多...(恕刪)

看了一下5月出生數又不到1萬人,感覺事情大條了。
今年能保14萬應該就萬辛了
從國外進來的人口呢?
kevin721202 wrote:
看了一下5月出生數又...(恕刪)


今年是虎年
照傳統上一直是出生率最差的一年
畢竟虎子虎女要面對的民俗禁忌一卡車

上一次虎子的升學潮
就被笑說人數少到躺著都能上
npnpnp1979

所以反過來思考 虎年出生的人 競爭對手 相對少!

2022-06-13 10:48
abs549977 wrote:
從國外進來的人口呢?...(恕刪)



去年開始就開始淨流出了,蔡政府的對立化政策的後遺症,

周邊一些比較有錢的朋友,近年也決定要移民,

看到目前的政治狀況,我也不好說什麼,

我有能力我也想跑出去試看看

而且這應該沒排除雙重國籍,長年定居國外的,

如果不能有雙重國籍,這數字會更可怕吧


grandaurore

共產主義宣言最後一段:共產黨要推翻一切舊社會。共產黨就是要瓦解及分化現有社會,共產黨自己就是對立來源,哪輪的到蔡政府。

2022-06-13 3:54
john0002 wrote:
資料來源,依目前數據...(恕刪)

想太多,房價跟政黨台灣炒房有關,跟人口沒那麼相關,現在是割韭菜年代
出生人口30年後才開始買房高峰

房市衰退是可預見,但推測10年後,~2035,就業年齡人口降到1400萬,才會浮現下跌趨勢
台灣第一波房價飆漲出現於1992年,當時就業年齡人口剛好超過1400萬,一直成長到2010年1700萬。
2003~2024,就業年齡人口常態維持1600~1750萬人,但2018之後每六年減少一百萬就業年齡人口,要跌到1992年房地產起漲點的就業年齡人口,房價才會下跌。

樓主從人口看供需,再從供需看價格,要先看人口及價格的平衡點,我抓的平衡點是1992年第一波房價飆漲的就業年齡人口。就業年齡人口比平衡點多,意味需求吃緊;回到平衡點,意味供需平衡

過去30年,台灣人口往都市移動及都市大量蓋房子,這兩個需求及供給因素,暫且不論。
就戰後嬰兒潮的人口升天了啊
過30年換1970-1990嬰兒潮人口
開始升天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