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人少得可憐房子貴到爆!最慘下場曝光...他洩「房市降溫」會在這時間

當遙不可及時,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信念支撐自己走下去,這是好事,
必盡日子還是要過,買不起房也不是什麼大罪。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大致的意思是
一百萬內的投資,股票是首選,高獲利為主。
五百萬內的投資,股票仍是首選,以權值,金融等風險較低的為主,穩定獲利為主。
千萬內的投資,開始納入債券,更有效分散投資風險。
5000萬以上的有錢人,要更分散在股債房。

簡單說越有錢越怕高風險,可以少賺但不能大賠,因為沒賺到還是有錢人。

當房子在有錢人的手裡只會越來越貴。

現在少子化,越來越多有5000萬的有錢人,房價怎麼跌。
短期資金多寡因素、中期產業發展因素、長期人口增減分布因素
賴桑以人口來論說的長期趨勢其實有根據,但比較像總論而不是個論
短期中市場上各項因素會交錯互動,各區域的條件也不同,都會影響不動產價格

等全世界的疫情漸消、股市恢復平穩、以美國為首各國的大QE政策結束、各國經濟穩定進行升息後,
最先受衝擊的應該是無生活機能、無交通便利、無就業機會的三無蛋殼區,這種純炒作起來,實際上不宜居的不動產跌幅可能會較深。

而臺灣特有的不動產持有低稅制及房貸低利率的環境,造成持有不動產負擔極少,如人口老化凋零後,持有多間不動產的中壯年人會愈來愈多,可以住一間其他繳點稅放著,空屋率會持續增加。

另外都市地區老屋眾多的情形十分嚴重,在都更及建管法令不鬆綁的條件下,重建整合依舊十分困難,房屋過舊衍生出結構問題及修繕爭議(尤其是老公寓),居民年紀漸長也需要電梯設備,因此未來外圍市鎮成熟重劃區新案依舊有一定需求支撐價格,在具一定能力中產階級人口逐漸遷居到新市鎮後,原市區舊屋可作為次要居住地、區位交通條件不錯的或可出租使用(不動產持有稅太低,其實放著不用也行),而市區常住且具較高消費力的人口漸減,加上公共設施老舊,服務品質下降,造成都市機能逐漸衰敗。

隨著生不如死的情況逐年發展,除非又有像竹科這種高科技高獲利的大型產業聚落形成,會形成磁吸效應自體形成蛋黃區,否則未來20-30年就是舊市區蛋黃區逐漸變蛋白區(標價高昂但都更困難所以有行無市),條件佳的新市鎮蛋白區逐漸變蛋黃區(居住環境及生活機能成熟),蛋殼區恩.....還是好山好水的蛋殼區。

以上我夢到的喔......
人口已經開始越來越少, 以後房價會下跌的, 看看很多建案賣了好幾年都賣不完
Trillionaire2020

某良心建商說,都已經完銷了。哪來餘屋? [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2022-02-22 12:59
少子化房價下跌。新生兒變少。
但是為什麼墮胎價格會上漲。

有誰可以解釋?
Trillionaire2020

溫套因為賺錢太爽,太不小心。 [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

2022-02-22 13:00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